2016年5月28日,有着11年经营历史的木直街烧烤夜市悄然谢幕,但却在宣城星隆国际广场实现了华丽转身,全面升级为市民乐于趋往的“高大上”美食城——星隆·宣城小吃街。昔日脏乱差的木直街不见了,一个整洁干净的宣城小吃街炫然而立,极大提升了市民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
凤凰涅槃非一日之功。回顾历程,木直街烧烤夜市的成功搬迁所带来的启示,定能让我们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大受裨益。
一、木直街烧烤夜市成功搬迁的主要做法
木直街夜市从2005年开始营业以来,在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和解决低收入群体就业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多难以根治的环境污染问题。经过一系列举措,木直街商业市场秩序得以规范,星隆·宣城小吃街现已成为宣城市城市文明创建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自宣城市启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便将木直街夜市搬迁工作纳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局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对搬迁工作做过明确批示,分管副市长亲自任搬迁领导小组组长,牵头多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确定了搬迁工作方案和选址规划,为夜市成功搬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模式,市场运作。在夜市搬迁工作中,城市管理部门注重学习先进地市管理经验,着眼解决原夜市的脏乱差问题,全力打造一个健康新夜市。为此,搬迁领导小组先后多次赴芜湖、合肥考察夜市管理模式,确定了“高起点规划、市场化运作”的先进管理模式。新夜市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标准建造实施,消防设施、油烟净化等均通过各项安全与环保测试,并且有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进行企划运作,保证了良好的经营秩序和发展势头。
(三)以人为本,政策扶持。为顺利推动夜市搬迁,制定了多项搬迁优惠政策。一是优先选择。木直街夜市经营户主动搬迁到小吃街的,有权优先选择铺位。二是费用减免。针对木直街夜市经营户,星隆·宣城小吃街除收取每月200元的保洁费用外,不收取其它任何费用。三是对不愿搬迁的夜市经营户,帮助安排新的经营地点。
二、木直街烧烤夜市成功搬迁的启示
参与,是文明创建的动力之源;共建,是文明创建的生机所在。木直街夜市的成功搬迁是城市管理部门心系群众、大胆创新的结果,更是各级领导敢于担当、多部门协同一致的结果。
(一)领导担当是夜市成功搬迁的根本保证
敢于担当,表明的是领导者无私的为民情怀。城市管理被业内同仁形容为“天下第一难事”。木直街夜市地处市中心繁华区域,但在夜市繁华表面的背后却是油污遍地的路面、不堪入鼻的油烟、随地乱扔的垃圾、堵塞拥挤的道路……这些都与宣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格格不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到木直街夜市现场进行调研,谋划治理措施,提出工作要求。
勇于担当,体现的是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的责任。在前期细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市城管局拟定了《木直街夜市餐饮类摊点搬迁工作实施方案》。3月1日正式启动。3月11日组织夜市经营户代表赴芜湖星隆国际夜市参观考察。先后4次召开夜市搬迁工作推进会……一次次会议,一次次调研,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精心设计的工作步骤,给整个夜市搬迁工作营造了强有力的氛围,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强大态势,为所有参与搬迁工作的干部注入了必胜的信心,正是基于这种精神,才使得夜市搬迁能顺利、安全的完成。
靠前担当,看到的是党员干部勤政为民、干事创业的希望。在夜市搬迁工作中,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到夜市经营户家中,坚持到矛盾多、问题大、困难重的一线去听取意见、查找问题、解决难题。在夜市搬迁工作中,“往前站、向我看、跟着干”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常态,一种精神。党员干部的带头、带动、带领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最终形成了全局一起干、干群一起干的良好局面。夜市搬迁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广大领导干部爱岗敬业的情怀,看到了广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劲头。
实践证明: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参与、全社会支持,但更需要领导干部不忘初心、敢于担当、靠前指挥,才能使诸如城市拆迁、夜市搬迁等“天下第一难事”迎刃而解。
(二)工作创新是夜市成功搬迁的关键因素。
群众参与,表现的是创建惠民理念的升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归根到底是为这座城市创造文明的生活,提供宜居的环境,积累发展的财富。基于此,在夜市搬迁工作中,全局上下正是凭着这种理念,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把夜市搬迁工作推向深入。一是强化夜市搬迁工作宣传。向夜市经营户发放了《致木直街夜市餐饮摊点经营户的一封信》,并借助报纸、广播电视、论坛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适时引导舆论方向,使夜市搬迁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市民纷纷在网上为夜市搬迁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展现出空前的凝聚力。夜市搬迁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精神的升华,看到了公民意识的增长。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查找问题、公开问题、解决问题、追究责任四步工作法。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排忧解难,搭起了干群携手、共创文明的连心桥。夜市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参与、全社会支持。市城管局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引领在前,把工作延伸、落实到基层。他们进夜市、访市场,倾听民意,了解实情,做到调查研究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督促检查在一线,搭起了干群携手、共创文明的连心桥。
市场运营,体现的是现代城市治理新模式。夜市搬迁究竟怎么搬?是简简单单的找块空地随便安置了事?还是打造一个既繁华又有序的新夜市?
早在2015年10月27日,市城管局就召开了木直街夜市规划新址意见征求会,广泛征求了40余名夜市餐饮类经营户对于夜市新址的规划选址意见,初定老水阳车站、老丝绸厂、九洲水果市场和市体育馆周边等4处新址。但4处备选新址要么远离市区,要么环境较差,更重要的是都没有实施市场化运营和管理的基本条件。2016年2月16日,由市政府联系工作的副秘书长牵头,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对星隆国际广场和另外4处备选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进行了多方比较,最终将夜市新址定在基础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市场机制完备的星隆国际广场。
经过市城管局和星隆国际广场的多轮工作洽谈,双方就星隆·宣城小吃街的建设和管理达成了一致意见。星隆国际广场投入900余万元进行建设,建成后的宣城小吃街吸纳木直街夜市78户餐饮经营户,并实施统一的行业管理,打造一个无可视垃圾、无油烟污染、无经营噪音、无安全隐患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新夜市。正如有的网友所说:“夜市搬迁让我们脱离了油烟和噪音污染的苦海,为城管点赞!”,“宣城有了一个高大上的小吃街,吃货们有口福了!”
实践证明:一座城市的最高价值取向,莫过于人民的幸福。木直街夜市的成功搬迁源于城市管理部门对现代城市治理方式的追求,也为宣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找到了鲜活样本,提供了生动诠释。
(三)部门协同是夜市成功搬迁的坚强保障
思想统一是部门协同配合的基础。不可否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少数同志和市民没有真正意识到夜市搬迁的意义和内涵。有的把它看“偏”了,认为搬迁是形象工程,虚得很;有的把它看“难”了,认为搬迁目标遥不可及,难得很;有的把它看“轻”了,认为搬不搬无所谓,把卫生搞搞,把交通疏导疏导就行了;有的把它看“窄”了,认为仅仅是城管部门的事,如此兴师动众干嘛!对此,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将夜市搬迁作为2016年文明创建的民生工程,不仅要解决木直街夜市的脏乱差,还要打造畅洁美的健康新夜市。市委市政府的精准定位,为木直街夜市成功搬迁奠定了思想基础。
领导重视是各部门行动一致的关键。不少市民认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是决心、是信心,犹如春风拂面、润物无声,激励着每一位宣城市民。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宣州区政府、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消防支队、市燃气公司等职能部门,识大体、顾大局,常常是顶着炎热酷暑、深入大街小巷、工作夜以继日。尤其是市城管局、市公安局等基层执法人员发扬"5+2"、“白加黑”的连续作战精神,坚守在搬迁工作第一线,连续1个多月奋战在整治最前沿,为夜市成功搬迁付出了艰辛努力。
实践再一次启示我们:境由心造,事在人为。任何工作只要做到领导真重视、措施真到位、工作真落实,效果肯定好。
(市市容监察支队城南大队)
新闻推荐
健康合肥进行时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