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电池点亮小手电,太阳能光热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新型纳米材料,可修复土壤里的重金属污染。近日,科学岛上传来喜讯,两项科技发明领先全国。
太阳能光热利用有新进展
近日,科学岛在太阳能光热转换与热能存储利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引起社会关注。创造这一全新科技发明的是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微纳器件研究室研究员王振洋团队。
太阳能光热应用是利用太阳能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其到达地球后能量密度较小又不连续,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王振洋团队制备出高透光率的薄膜材料,该薄膜材料既具有高效光热转换能力,同时又具有定温、热存储与释放功能。该材料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可以广泛应用在光热发电器件、农业蔬菜大棚的保温等相关领域,目前已申请相关国家专利。
新材料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此外,该院技术生物所科研人员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制备出一种复合纳米材料,可低成本修复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
这种新型复合纳米材料不仅能够固定土壤中盐基阳离子,提高土壤pH值,从根本上修复酸性土壤,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六价铬污染。该方法,每亩造价才10元—30元,且处理效率高,对环境无伤害,使用方便,材料也易加工,对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为凝聚商会力量,推动合肥许昌商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商会服务,维权、协调、自律作用,经有关部门批准,拟于近期组建合肥市许昌商会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为确保会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近期,将在合肥市...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