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23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农历大年初七上午八点半,上班时间刚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大楼会议室内,新年工作启动大会已经开始。合肥经开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伟一声“新年好”后,会议旋即切入正题:2017年压力更大,目标更高,开发区要有新作为,必须下狠功夫,做到打得赢、靠得住。一句话,“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这一幕似乎再次回溯到24年前。1993年,在合肥南部一片荒僻的岗冲之地,承载着“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期望,合肥经开区应运而生。
“开发区能有今天,是干出来的。1993年当时就十五六个人,在奠基的地方照一张相,然后分头干了起来。”杨伟说,开发区的发展没有秘诀,开发区再出发,就是要记住当年的创新精神,再拼搏一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发展质量,合肥经开区近年来搭建了一系列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包括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联想研发中心、清华启迪科技城、东湖高新合肥创新中心、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高校三创园六大创新平台,还有合肥航空港、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指定口岸四大开放平台。正是这些平台,为开发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6年10月23日,总投资259.7亿元的19个重大项目在合肥经开区集中开工。目前该区重点在建项目32个,总投资268亿元,达产后预计产值302亿元;重点签约项目32个;64个项目总投资680亿元。项目达产后,将助推该区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新的千亿级产业。
走过24年风雨的合肥经开区正在瞄准更高的目标前行。
新闻推荐
怀宁路西侧“市中院”站点今北移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