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增加知识、增广见闻、活跃思维、促进创新、怡情养性、提升素质的路径。今天,创新成为第一动能,传播手段快速出新,知识增长更新快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国民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建议,将读书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公务人员更应该规定每年的阅读量。
规定公务员每年读书量
当前许多人阅读兴趣淡化,传统的纸本阅读受到新媒体挤压、系统阅读受到碎片化阅读挤压,阅读的浅尝式和娱乐化、功利化倾向严重,李修松建议培育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民健康的阅读取向,正确处理传统纸本阅读和新媒体阅读的关系、系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的关系,使健康的阅读成为时尚,使科学的与时俱进的阅读成为国民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
“从阅读规律来说,以下各类阅读都必须采取系统阅读:一是大中小学学生(甚至包括硕士、博士生)打牢基础、升级学习需要系统掌握知识的阅读;二是社会各类人群旨在打牢专业基础,开展专业研究、提升专业水平,拓展专业面的阅读。三是一些人旨在跳槽到相临专业或别的专业就业而从事专业学习性质的阅读;四是开展诸如先进理论、先进经验、先进人物以及文件、会议精神的学习所从事的阅读。”
只有系统阅读才能进步。“在推进全民阅读过程中,重点推进系统阅读。借鉴有关国家经验,也将国民年人均读书数量作为考核其素质的重要标尺。不仅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按计划完成课外阅读书目的阅读。”李修松建议,对诸如公务人员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也应规定一定的年读书量,并且采取必要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在制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阅读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也要重点明确系统阅读的内容。
市县文物队伍要更专业
李修松一直关注文物保护,目前还存在不少文物得不到很好保护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市县文物保护机构队伍不健全。
李修松说,目前,我国可移动文物达4100多万件/套,相当部分由市县文物部门管理与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达76万多处,其中绝大多数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在市县一级的管辖区域内。“特别是田野不可移动文物,全部由市县一级负责保护管理。”他说,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看护、保养、维修,都需要大量人力来实施。“许多不可移动文物地处偏远地区,更加大了保护管理的难度。”
可是,与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相比,从事文物保护管理的机构不健全、人员偏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市县尤为突出。“在市县文物队伍中,许多是非专业人员,至于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士就更少了。”
李修松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他建议适当设置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或者管理人员,在偏远地区推广文物保护员制度,让文物更好地得到保护。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黎静 谷薇薇
新闻推荐
主馆内所有读者服务项目暂停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