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安徽省国土厅了解到,近日出台的《安徽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中明确,安徽将充分利用雷达、卫星、自动观测站、实景摄像等现代化观测设备进行气象灾害预测,并联合气象、水利、民政、国土资源等多部门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与共享平台。
“安徽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会商研判和联动联防,提高气象灾害防范与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徽省国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预案》中指出,各级气象、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将利用雷达、卫星、自动观测站、实景摄像等现代化观测设备,根据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适时启动加密观测,为灾害防御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信息。同时,气象、水利、民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将建立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与信息共享平台。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气象、水文、大气环境、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监测信息的共享共用。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基本水文观测资料; 灾害影响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关键人群等基础信息;省指挥部或专家组认为需要纳入数据库的内容。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谷薇薇)
新闻推荐
合肥市发布清明祭祀安全保障方案, 预计4月2日、4日上午为高峰时段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