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节地生态安葬渐成新选择一坛花一棵树一片海 让生命在这里延续

来源:大江晚报 2017-03-31 06:01   https://www.yybnet.net/

又是一年清明,在外忙碌的人们陆续返乡扫墓、慎终追远。近年来,树葬、草坪葬、花坛葬、海葬……生态安葬正逐渐成为安放逝者的新选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

与青山绿水共享“永恒”

29日,浙江湖州安吉龙山源,思念的黄丝带在竹林间飘扬,随着身着白色礼服的工作人员轻轻盖上鲜花制作的可降解盖板,29位逝者终美青山竹海之间。他们将与竹林一起,共享“永恒”,万古长青。

自2015年起,安吉县“竹之韵·生态葬安放仪式”已连续举办三届,安吉龙山源共计为59位逝者免费提供节地生态安葬。此次实行“竹林葬”的逝者分别来自杭州、湖州和上海。

现场有3位上海市民签订了预约协议,自愿百年之后长眠竹林,采用可降解安葬的方式,回归大自然,践行生命终极环保。

在安徽合肥,77位逝者则以“森林葬”的方式回归自然,共同长眠在大蜀山文化陵园。自2007年创办以来,该陵园已举办32场生态礼葬仪式,共有1400多位逝者长眠在生态葬园区,年均增长30%以上。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综合办经理李晶介绍,如今这里的半数逝者都通过生态葬形式“入土为安”,“主要有森林葬和花坛葬两种,均不保留骨灰,不再建设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

今年清明,北京、浙江、安徽等多地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多种形式的生态葬,逝者的骨灰最终将融入土地,与自然融为一体。有的地区的逝者家属还将得到一块铜质的二维码纪念牌,可通过网络祭奠逝者。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相比“厚葬示孝”,节地生态安葬太过简陋,觉得对祖先不尊敬。“其实,节地生态安葬也可以很高大上的,一个二维码足以寄托所有的哀思。”浙江省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沙力说。

生态安葬升温明显

近年来,生态安葬在全国各地升温明显。尽管安葬方式不同,但绵长哀思不变。

今年清明前夕,浙江多地约有数百名逝者以海葬或江葬的形式“回归”大自然,其中杭州112位实行江葬,实行海葬的逝者中宁波28位、嘉兴87位。

沈阳市也于近日举行了海葬公祭活动,190多位家属来到大连海域,将片片花瓣撒入大海,纪念骨灰入海的已故亲人。据悉,沈阳、大连今年还计划举行70余次集体海葬活动。目前,沈阳已有2000多名家属报名参加海葬。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城郊的仙鹤山生态陵园,梁志忠和其他7户特困家庭3月28日在这里用“花坛葬”为已故的亲人送行。老梁还在园里“倡导生态殡葬、文明祭扫,树立殡葬新风尚”的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嘱咐儿子“百年之后,把我也埋在这儿”。

在广州,生态安葬成了市民办丧的主流方式,比例已经超过了80%。每年清明前后,仅广州市殡仪馆和火葬场所在的银河园一带便会接待超过百万的祭扫群众。另据广州市民政局介绍,该市2016年仅海葬逝者就有1863位,是历年最多的一次。

“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选择少占地、少消耗资源的生态葬法有几方面的原因。”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陈兵说,“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社会流动性加剧,人们对‘入土为安\’的旧观念不再那么执着……”

“不过,从目前看,绝大多数人还是讲究入土为安,生态安葬还只是一种补充。”沙力说,以宁波为例,四年半来仅有180位逝者海葬,当地唯一一处生态葬陵园,草坪葬、花坛葬和壁葬仅占到总安葬数的10%。

倡导生态安葬政府引导是关键

从分离到陪伴,从惧怕到释怀,唯有生死观的转变才能促使殡葬观的转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认为,入土为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沉淀已久的观念想一下子转变很难,需要循序渐进。

与此同时,倡导生态安葬也要融入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新技术,这将有益于形成新的殡葬风俗,推动殡葬改革走向深入。“那些贯穿节地生态理念,让逝者安息、生者前行的创意必将走得更远。”范柏乃说。

殡葬领域相关制度配套的缺失是另一个让业内人士关心的话题。沙力建议,加快制定殡葬法,将殡葬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殡葬行为和殡葬行业秩序。

2016年2月,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行遗体火化,带头参与节地生态安葬,带头推行丧事简办,带头文明低碳祭扫。

许多地方对生态安葬的成本由政府补贴,一些地方甚至全额补贴。合肥、广州等地希望通过优惠措施鼓励殡葬服务机构及市民推广、选择节地生态葬法。清明前夕出台的《广州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规定,广州对骨灰撒海委托人的补贴标准从原来的每具1000元提高到每具2000元;对经营性公墓实施花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的,按照每具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据新华社

合理利用殡葬用地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新闻推荐

幼儿园旁摆地摊 乐了摊主苦了家长

3月21日下午,高新区海棠路吉的堡幼儿园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城管执法队员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卖玩具和小吃的无照经营游商在摆摊。小孩们争先恐后的拉着家长要买,不少家长一边抱怨说路边摊不卫生,...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节地生态安葬渐成新选择一坛花一棵树一片海 让生命在这里延续)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