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发展,住宅小区数量不断增加,小区内物业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合肥市“两会”期间,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提出“住宅小区共同治理”的提议,建议在模式上引入“联席会议”,参与管理。
及时创新小区共治模式
社居委、物业、业委会一直是社区治理中互相倚重的三股力量。“科协、农业”界别的一份意见称:“当前,社居委自治‘行政化\’,社居委无暇顾及小区业主需求;物业公司服务‘单一化\’,物业垄断了小区发展权利,少有其他服务企业进入;另一方面,业委会制度‘附庸化\’。‘面积、人数双通过\’的条款限定、无法定代表人的制度安排,导致业主大会召开难、决策难。”“最后的结果是,业主参与‘原子化\’。业主少有小区治理知情权,难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提出:“是时候该创新住宅小区共同治理的模式了”。
引入“共同治理联席会议”
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议在小区中引入“住宅小区共同治理联席会议”作为决策制定与执行机构。联席会议的成员构成包括“小区党组织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联络员、社居委委员、业委会主任和物业公司或其他服务公司经理”。
主体一旦明确,物业企业的引进推出机制就会建立起来。“进入,由‘联席会议\‘招标,业委会招聘;退出,提前数月告知,厘清债权债务。”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还提出建立服务价格和质量的考评机制。现场检查、业主投诉、媒体曝光与表扬、事故赔偿、服务创新都会跟物业费挂钩。
与之相对应的,物业费缴纳记录可直接进入个人社会征信体系。约束是双向的,“物业的财务要定期公开,业委会主任也要引入轮值制度。”
挖掘小区潜在商业机遇
“当前的物业管理只满足于看家护院、水电气收费等传统的物业服务形态,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而理顺三者关系后,社区管理不妨更“商业化”一点。“物业要善于挖掘小区潜在的商业机遇,延伸物业服务产业链,诸如小区中央客厅、小区商务、居家服务、儿童乐园等;商业空间应当利民化,还可引进人工智能新零售。”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议:“农村电商发展很快,通过人工智能,社区消费可同***结合起来。”此外,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还提倡“管理空间信息化”。开发业主APP,让水电气付费、物业管理付费、消费积分返还、门禁系统等,与物业管理平台一体化。
记者梁巍
管社区
是时候该创新住宅小区共同治理的模式了小区中引入“住宅小区共同治理联席会议”
新闻推荐
五百多米的一条城市支路,原定6个月完工,现在开工已经10个月了仍未修好。近日,有市民反映,合肥蜀山区西太湖路工程进展缓慢,疑为烂尾。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西太湖路还处于路基施工阶段。市民反映:西太...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