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新年好。”刚一见面,周某热情地拉起了社工杜学梅的手聊起家常,热情得如同姐妹一般,外人很难看出她们之间是社区矫正与帮扶人员的关系。这样的家访,杜学梅最多时,一天做过十回。
杜学梅是人文社会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望湖司法所购买服务后,她和另外三名同事负责起所里的非执法类服务,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家访是她们最主要的工作之一。178名社区矫正人员,这个数字在全市所有司法所中排名第一。杜学梅和她的同事们,每月至少要对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一次家访,最多时,她一天走访过10名矫正人员。
周某因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于2014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2年执行。杜学梅告诉记者,她通过多次的聊天谈话,逐渐打开周某的心扉,不仅让其认识到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更让她和自己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带着尊重和平等,这是杜学梅和社区矫正人员成功沟通的法宝。“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解教了,真有点舍不得。”家访结束后,周某拉着杜学梅的手,有些不舍地说道。
家访聊天之外,望湖司法所还搭筑了一道“电子围墙”来强化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通过“电子腕带”、“定位手机”和“身份证刷卡考勤”等措施和手段,做好对矫正人员的定位考察等工作。
下午3时许,望湖司法所所长魏斌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家住望湖城的赵女士最近正遇到房屋租赁纠纷,多次讨租未果,想要通过司法途径讨回自己的房租。类似的咨询者,望湖司法所每天要接待四五位,其中绝大部分都与邻里、物业、房产纠纷有关,“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和社区联系,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调解。”司法助理员赵欣告诉记者。据其介绍,望湖司法所依托街道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以各“调委会”、“法官工作室”、“律师工作站”、“警民联调室”等为平台,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官、律师等力量,动员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进行联调联动。2010年以来,该所成功化解近4000件矛盾纠纷,做到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吴昊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王伟
新闻推荐
2月28日上午,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畅和分园教研二组开展了新学期角色游戏方案研讨。活动在教学负责人余学琴老师和教研组长赵悦老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研讨中,教师们图文并茂进行详细解说,同时提出在...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