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因在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京东方的壮大,助力新型显示产业打破“缺屏之痛”;晶合的发展,推动集成电路消除“少芯之难”……近年来,合肥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突出重点、聚焦资源,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与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成果初步显现,发展规模初步形成,战新产业日益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产业。
支撑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京东方6代线、8.5代线、10.5代线建成投产,合肥崛起新型显示世界级产业集群,站上全球制高点;晶合晶圆、新汇成和长鑫DRAM存储器项目不断聚集,合肥在“中国芯、合肥造”的道路上持续发力,集成电路产业复合增长率全国第一……
目前,合肥已形成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以晶合晶圆、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海润光伏、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欣奕华、巨一自动化、雄鹰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北大未名、安科生物、丰乐种业等为龙头的生物产业链,以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大项目相继实施,产业链逐步完善,合肥优势产业路线图越发清晰:做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紧缺型”高端产业;做好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引领型”高端产业;做实量子通信等“前沿型”尖端产业;做多机器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做优家电等一批传统产业。
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1%,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考核得分列全省第一位,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9%。
引领产业发展主引擎
众多创新主体在区域内集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2015年9月,安徽省公布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名单,合肥的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和智能语音产业以绝对优势占了4席;2016年,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意文化产业跻身第二批省级战新基地。
如今,战新基地已成为合肥市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引领发展作用全面凸显。今年一季度,合肥市6个省级战新基地累计完成产值581.27亿元、同比增长15.8%,完成税收30.05亿元、同比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114.14亿元、同比增长34.8%,基地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加快,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5日下午,记者从合肥经开区城管局获悉,为应对短时强降雨,从5月4日晚间开始,翡翠湖、南艳湖开闸放水,以腾出库容、迎接上游来水。“翡翠湖拥有水域面积近2000亩,南艳湖拥有水域面积约2500亩,两湖...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