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碧波荡漾,湖底车水马龙。滨湖新区方兴大道下穿方兴湖隧道工程,全长820米,东西向横穿方兴湖。既畅联了城市交通,又保留了水体景观,是合肥市城市工程建设史上一项创举。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攻破”这条隧道建设技术难题的是一名“80后”小伙子,名叫武其亮,是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
2009年从合工大毕业,武其亮就积极投身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勇于开展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并带头实施多项科技成果。
在多年的技术攻关中,最让武其亮骄傲的是“攻破”方兴湖隧道施工中一系列技术难题。方兴湖隧道设计为双向八车道,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明挖湖底隧道。“隧道设计跨度大,结构受力特征复杂,施工工序多、周期长,因为要下穿方兴湖,水压大,防水施工质量要求非常高。”武其亮介绍,当时,业内缺乏对大跨明挖湖底隧道的受力特征、设计与施工进行系统研究,方兴湖隧道设计与施工缺乏可参考的经验。
为保证隧道结构设计可靠、施工过程可控、通车安全运营,作为项目总工程师,武其亮快速组织建立大跨湖底隧道科研攻关团队开展研究。“那段时间,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泡在施工现场,不是查资料就是与队友商讨方案。”武其亮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武其亮及其团队获得一系列成果,首先揭示了大跨度穿湖隧道结构受力特征,并得到现场测试验证,为指导方兴湖隧道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又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结合大跨度穿湖隧道工程特点,建立穿湖隧道施工风险源辨识与评估体系,提出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后又基于穿湖隧道防水试验分析,结合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分段分层模筑隧道混凝土施工工法,在隧道变形缝内预埋双道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聚氨酯类外包防水材料等综合防水技术,确保了防水施工质量,提高了防水效果……方兴湖隧道技术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根据一系列成果总结的《38.5m大跨双向八车道穿湖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经省住建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及2016年度合肥市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方兴湖隧道工程后来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我很骄傲能为此贡献了力量。”武其亮说。·本报记者 赵俊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讯焕活新生,我要健康我要美!近日,记者获悉,由合肥市体育局主办,合肥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安利纽崔莱全民健身季——健康塑形活动将在5月11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