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8年中考还有不到40天的时间。最后一个月给伢“缓一缓”,还是帮孩子再加把劲?合肥市蜀山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核心成员、合肥市五十中学南校心理教师乙姗姗认为,对大多数中考考生来说,在最后一个多月保持一如既往的学习状态,常态的生活,更有利于调整状态,积极迎考。
学习节奏“一如既往”
“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来说,最后一个月加把劲,提高成绩确实还是有一定空间的。”不过乙姗姗表示,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最后三十多天里,保持一如既往的学习状态,固有的节奏,更有利于调整状态。
乙老师介绍,最后这个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查漏补缺、梳理知识点和对整体内容的回顾。“每一门课,考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图。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让知识点在头脑中再现,有利于打开答题思路。”
乙老师强调,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考生一定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家长不要在学习上过多干预。“要相信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会合理安排复习。孩子本身的学习任务就比较重,不要给孩子额外的压力。”
别吝啬体育锻炼时间
大考临近,很多家长都会花大量的心思在“后勤保障”上。对此,乙姗姗认为,在孩子的生活上,保持常态就可以,尤其是饮食,不宜“大补”。“很多家长会在考前给孩子刻意增加营养,甚至做些补品,这个没有太多的意义。”乙老师认为,营养的摄取和学习知识一样,都需要长期积累。考前这个阶段保持均衡的饮食就好,刻意“加餐”,反而会给孩子心理压力。
中考体育考试结束了,很多初中开始专攻文化课。乙老师建议考生和家长,必要的体育锻炼还是要跟上。“锻炼的形式可以多样,时间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安排。放学回家路上散散步,晚饭后固定的时间到小区里走两圈,学习了一两个小时站起来运动一下,都可以给大脑一个调节,提高学习效率。”乙姗姗认为,虽然学习任务重,但考生和家长不要吝啬体育锻炼时间。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要真诚
不少家长在考前都会给孩子加油鼓劲,但怎么加油,其实也有窍门。乙姗姗介绍,考前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但暗示有方法,第一要基于事实、基于细节,要真诚,第二要及时。“比如孩子解决了一道难题,家长可以说,你这一题做得不错,解题的思路很好,这就是基于事实和细节。家长还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过后再表扬,效果也不好。”乙老师介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相对敏感,基于事实和细节的积极暗示会让孩子更容易相信。过分夸张的心理暗示反而会让孩子觉得不真诚,达不到效果。“面对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也许表面上不在乎,甚至表现出不屑,但没有人不在乎别人的表扬,内心都会有波澜。”
不少家长平时习惯于通过挑毛病“帮助孩子进步”,乙老师特别强调,考前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克制”,“通过挑毛病让孩子进步,本身效果就不好,这个时候家长更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没有意义的话少说。”
别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也是乙老师特别提醒家长们要注意的。“比较只会让孩子更加没自信,绝对达不到鼓舞士气的目的。”
可让孩子写下焦虑和压力
有些孩子考前会比较焦虑,尤其是平时自我要求比较高的孩子,考前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乙老师建议,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压。“晚上睡觉前做做腹式呼吸是不错的办法,头脑中自由想象一些美好的画面,有利于纾解焦虑情绪。”
当家长观察到孩子非常焦虑时,还可以引导孩子花点时间,把自己的焦虑和痛苦写下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过讲述、书写,可以达到纾解压力的目的。”
新闻推荐
5月8日晚,合肥庐阳交警大队巡控中队查获了一起驾校教练醉酒驾驶教练车的违法交通行为。当晚9:30左右,庐阳交警大队巡控中队民警在环城路某路段例行检查,男子汪某某驾驶的教练车被拦下检查。民警...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