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5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记者从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获悉,2000年以来,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安徽省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与此同时,记者昨日从合肥市疾控中心获悉,合肥市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和孕妇尿碘中位数等各项指标均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由于合肥市生活饮用水碘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应持续“补碘”。
全省数据已连续32年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
2000年以来,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安徽省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2010年,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安徽省以县为单位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017年,已连续32年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病例。
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多年来,安徽省采取多项措施,2007年,对宿州市和淮北市等37个水源性高碘乡镇停供碘盐,改供无碘盐。 2011年,根据防治工作实际,安徽省将食盐加碘标准由过去的35 毫克/千克下调为25毫克/千克,并于2012年3月15日实施。2017年,全省监测了104个非高碘县(市、区)的31019份居民户食盐,平均含碘量(中位数)为24.20毫克/千克,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5%以上。
据介绍,安徽省将继续坚持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居民户盐碘、饮用水水碘和重点人群碘营养的动态监测,保障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
合肥数据碘盐覆盖率等指标均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自1995年开始,合肥市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011年以县为单位达到碘缺乏病消除目标。近几年监测结果显示,合肥市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和孕妇尿碘中位数等各项指标均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合肥饮用水含碘量低还需继续食用碘盐补碘
“2017年饮用水碘含量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生活饮用水碘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全市主要以缺碘地区为主,126个乡镇中121个乡镇水碘中位数均小于10微克/升。”合肥市疾控中心消毒杀虫、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科副科长仰凤桃介绍,“鉴于外环境缺碘是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为确保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合肥市应继续坚持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这些补碘知识你得知道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是食用碘盐。○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身体缺碘会怎样
儿童青少年碘缺乏: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聋哑、智力损伤等。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新闻推荐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的指导意见》,兴业银行合肥分行以“多措并举、注重实效、严防风险”为原则,优化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数据信息共享,提高企...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