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渣土车进出工地时,工地出入口的一道“电子门”自动识别并决定是否放行。 日前,在合肥市包河区城管部门指导下,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巢湖路站施工工地“智慧升级”后惊艳亮相,渣土运输实现智能化管理,工地环境告别“灰头土脸”。 该智能道闸位于该工地出入口处,就像一道“电子门”,当渣土车进出工地时,道闸上的车牌识别探头会自动读取渣土车的车牌号,并与系统内提前录入的车牌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决定是否放行。 “渣土车运输前,要先到城管部门备案,再到交警部门办理运输证,只有办理了运输证的渣土车,车牌信息才会被录入信息系统。通过比对,办证的车辆能正常进出工地,而未办理运输证的渣土车则会被挡下。”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向智能道闸启用后,查证时间大为缩短,人工查验每辆车需2分钟,智能识别只需几秒钟,效率提高了数十倍。 同时,该工地还引进了“自动化冲洗平台”,渣土车驶出工地前从自动冲洗平台上经过,便能彻底清洁车身和车轮上夹带的泥土,做到干干净净上路。 此外,该工地内还专门配备了两件“神器”抑制扬尘污染——高压喷淋设备和雾炮机,确保施工现场不起扬尘。 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合肥首个出土工地安装“电子门”,这种智能设备将有望在辖区内其他具备条件的工地推广。晨报记者 王姗 通讯员 崔沙沙 李锡龙 新闻推荐 渣土运输实现智能管理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