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孤独症最早可在6个月筛查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5-19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明天是全国助残日,调查显示孤独症患病比例为1/59

晨报讯 2018年5月20日是全国助残日,“孤独症”算不算残疾?从事孤独症临床治疗与研究的专家吴德肯定地回答,“当然,它属于智力残障类,严重时终身都无法自理。”吴德所在的安医大一附院儿科小儿神经康复中心,目前一天接收关于孤独症的病例,高达十多例。“根据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孤独症患病比例为1/59,也就是说,一个班就可能有一个孩子患孤独症。”吴德还表示,最小可在孩子六个月时筛查出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与妈妈的眼神交流减少。

一天要看十几个孤独症病例

安医大一附院十六楼小儿神经康复中心的诊室,吴德是这里的副主任医师。目前,孤独症儿童病例是他每天接触最普遍,最多的群体。“一天能接收孤独症病例十二到十三例。这样高频次的诊断,让我有时候都觉得透不过气来。”

吴德告诉记者,据最新研究调查表明,59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患有孤独症,“也就是说,一个班级里可能就有一个学生是孤独症,这样的比例真的太可怕了。”

吴德表示,从目前来看,五年内,孤独症将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关注孤独症普筛、孤独症康复技术培训、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刻不容缓。

六个月至2岁筛查最好

从大量的案例与数据来看,一个家庭,如果出现一个孤独症的孩子,都会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他需要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呵护与照顾。

但吴德告诉记者,孤独症并非不治之症,最关键在于早期筛查。“最适宜的年龄在6个月至2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发现孤独症,是可以通过干预康复的。”到6个月时,孩子与妈妈的目光接触开始减少了。“一般情况下,6个月的孩子看到妈妈会有眼神的交流,看到陌生人也会有眼神上的反应,但是孤独症婴儿却会在眼神上产生比较明显的区别。”

吴德表示,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患儿,都是超过3岁再送往医院诊断,“这个年龄再送医院就迟了,想要通过治疗康复就非常困难了。”

有望三年内实现普筛

想要通过早期干预,治愈孤独症儿童,普筛就是一项必须要做的事情。这项工作也是吴德近些年一直努力推进的课题。“国外早就已经有了这项工作,国内目前仍在努力。我们合肥有望在三年内实现孤独症普筛。”

在等待普筛的过程中,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学会如何鉴别孩子孤独症早期症状,尤为重要。吴德提出,早期症状有,不采用眼睛交流,睡眠姿势古怪,可能对某种刺激高度敏感,用异常的语音、语调说话,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牙牙学语声、很难安慰,不喜欢拥抱等。

此外,吴德还指出,孤独症除了与遗传基因有关,外部环境对其成长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家长都有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我遇到过的临床孤独症病例,也有的因为家长过分依赖手机造成。”吴德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关注孩子成长,远离手机依赖。

晨报星级记者 张梦怡

新闻推荐

铜陵路高架北延下周一地面放行

率先在全市完成高架延长工程;5月27日放行高架桥面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孤独症最早可在6个月筛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