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柏义兵从事数控加工的第18个年头。
从初出茅庐的“菜鸟”,到国企技术大拿,再到创业先锋,柏义兵说,一路走来,他从未离开过数控加工,唯一变化的是他将从前视之为职业的数控加工升华成毕生追求的事业。
1998年,16岁的柏义兵来到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习数控专业。当时,数控专业还是新兴学科。学了两年理论知识后,柏义兵才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数控机床。后来,他被选拔到一家国企实习,有了近距离接触数控机床的机会。
一进车间,这位满怀憧憬的“菜鸟”立刻就傻眼了。厂里所有的设备都是进口的,软件的编程页面也全是英文版的,身边的同事大多是全国知名院校毕业的高才生。
为了尽快上手,柏义兵把所有的软件编程手抄下来,带回家对着英文词典学习,不会的就不厌其烦地请教单位的老师傅。实习期没有工资,他就自掏腰包,买来专业书籍一本本吃透……
由于表现突出,柏义兵的实习期由一年缩短到6个月,并在实习期结束后顺利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
但是,柏义兵并未因此放松学习。
工厂里加工的零件成败往往在一“丝”之间。“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是8个丝,只要有‘一丝\’的偏差,这个零件就会报废。”柏义兵与这 “一丝”较上了劲,苦练“手上功夫”。
渐渐地,柏义兵在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速度等方面“击败”了众多工龄比他长、学历比他高的同事。每当遇到“要求高、难上手”的工作,大家都会想到他。久而久之,每个新项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非柏义兵莫属了。
2006年,还是初级工的柏义兵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一举夺得加工中心操作工职工组第一名,获评“安徽省技术能手”,直接晋级为技师,并于2007年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把学到的知识发挥到更广泛的领域去。”2012年,放弃了别人艳羡的“铁饭碗”,柏义兵转身投入创业大军,注册了他的第一家公司——合肥翌腾机械设备贸易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自己带着6000元跑市场,租房的钱都是借的。”柏义兵回忆说,“当时很多厂家有订单,但没有人会做,我就一个人全揽过来。”
当时,市场上非常缺乏精密制作的生产企业。瞅准了行业“空白”,柏义兵的第二家公司于2013年正式成立,专门从事各类非标精密零件的加工与装配。
“精密仪器加工对技术要求特别高,每一个订单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为了能保质保量完成客户订单,柏义兵常常一个人在工厂干活到深夜,对着图纸一遍遍修改电脑编程,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
为了培养技术团队,柏义兵既当老板又当师傅,悉心做着“毫厘”间的传承。“做这一行最重要的是爱好加坚持,需要沉下心去钻研,所以我带徒弟几近苛刻,每一步都不能说‘差不多\’,必须达到‘很完美\’。”柏义兵告诉记者。
他常跟公司新来的职工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蓬勃发展,很多行业的人都存在着被替代的恐慌,但高精尖的制作离不开人工。机械流水线目前很难保证零件的高精装配,我们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就不会被替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合肥高新区获悉,为打造特色景观道路,同时迎接即将召开的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近期该区全面进行绿化提升改造,重点...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