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与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鼓楼一墙之隔的小院里,翠绿的葡萄架下方是杂乱的小生意区,50多岁的李玲正忙碌着,洗菜、切菜、扫地……忙得不亦乐乎。2007年,她在这个院落里开了一家名为“金凯宾馆”的爱心驿站,11年来,她救助过问题少年、孤寡老人、流浪乞讨人员等,自己却因此入不敷出。 李玲是长丰县人,她开办的宾馆里仅有数间客房,但因为地处闹市,宾馆的生意还不错。李玲说,她最初的善举来自于两名十三四岁的女孩,一个父母离异,另一个是孤儿。她们没有身份证,通过艰苦的方式,来到合肥步行街讨生活,结果因年龄太小而无人用工。“如果我不给住,他们就要露宿街头。”李玲回忆,就这样,两个孩子在宾馆住了6年,直到20岁后才离开。此后的日子里,不少在肥讨生活的少年都在她的宾馆寄住过,李玲在正常接待住宿客人的同时,会专门匀出一两个房间,给这些孩子们吃住。“他们大多来自合肥周边,最远的来自四川,有时一个房间睡了五六个孩子。他们都喊我老娘,每个孩子都是因为种种原因被迫离家的。” 2016年,曾有一名27岁女子因怀孕后家庭突遭变故,住在宾馆便不再离开,在临产时突发难产,李玲原本凑的6000元生孩子费用不够,不得已贷款1万元,才将母女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今年初,因继子罹患尿毒症,李玲毅然决定割肾救子,一颗左肾被移植到继子的身体内,重新给了继子活下去的机会。 如今,沉重的债务压力让割肾后仅月余的李玲,带着工人在步行街四处接活,想要尽快还清欠债。与此同时,爱心也在悄悄汇聚。最近4个月,宾馆出租方合肥庐阳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并未来收房租;附近邻居老马和步行街经营火锅店的老板送来了捐款;一名爱心志愿者帮助联系了相关部门,希望为李玲降低借贷利息…… 辖区逍遥津街道九狮桥社居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走访了解,李玲这些年确实帮助过一些少年、孤寡老人、流浪汉等人员,但从未到社居委等部门报备过,因此官方尚无法统计具体数量。 “那些从这里长大飞出去的孩子,过年过节还会回来看看我,喊我一声‘老娘\’。”李玲说,通过帮助,让流浪的孩子和无助的困难人群有一线活下去的希望,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未来更多困难的日子。 如今,她的“爱心宾馆”招牌依然挂在门口,若有需要的人求助,便可在深夜获得一个安身之所。 晨报记者 王刚/文 庄道龙/摄 新闻推荐 5月17日上午,2018合肥戏剧文化节发布会在合肥广电中心举行。本次戏剧文化节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和合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店内一块白板上写着“伤残人员、孤寡老人、未成年”三类人免费入住。
李玲的爱心宾馆。
李玲在跟住客聊天谈心。
做过捐肾手术,李玲腹部的刀疤还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