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纪大了以后,没有子女养活,也没有老伴相互扶持,全靠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照料生活,这样的事情只有在电视剧里能看到,但我们小区就有这样的真人真事。”在三里街街道凤阳二村小区里,一位86岁的老人数年如一日地照顾另外一位高龄独居老人的事情在邻里间被立为楷模,传为佳话。
在凤阳二村生活小区,一提起钟惠文,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这位86岁的老人,为了一个承诺,勇挑生活重担,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异姓姐妹刘寄痕。
1958年,钟惠文被单位精简下放,从北京来到了合肥客运公司工作,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同住一栋楼的同事的妻子刘寄痕,两人一见如故,因年纪相仿,性格相投,便以姐妹相称,这一称便持续了六十年。
起先,姐妹俩只是关系好,勤走动,有时间串串门、叨叨嗑。直到1970年,钟惠文生下小儿子后,因其与丈夫都在合肥客运公司上班,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刘寄痕便一把接过担子,主动承担起了照顾钟惠文之子方东根生活起居的重任。“那时候,姐姐(刘寄痕)没有工作,她自己完全没有经济来源,我们也不好麻烦她,便约定好了一个月给他们家10元的补贴。姐姐无儿无女,只有一个继子但是没有往来,她慈母般尽心照料我的孩子,这一照顾就是十年。”钟惠文谈到过去,依然目露感激之情。
凤阳二村10幢103室原为合肥客运公司职工宿舍,此前刘寄痕一直随丈夫住在这里,丈夫去世后,没有工作的刘寄痕只能靠低保生活,当时经济拮据的刘寄痕无法支付单位福利分房所要的两万元费用。为了能让姐姐一直住在这里,避免晚年居无定所,在了解情况后,钟惠文主动提出愿意支付相关费用,买下位于凤阳二村10#103的房子,并承诺将一直供姐姐住到百年之后。
2011年刘寄痕因意外摔断了左腿,钟惠文发现后及时联系了医生,主动承担起医疗费用,并给她买了轮椅,买菜烧饭等等,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刘寄痕。因为自己年事已高,怕自己照顾不周,钟惠文还特地请了保姆照看刘寄痕。直到2012年冬天,年近90的刘寄痕完全瘫痪,为了让其得到更好的照顾,钟惠文将姐姐送到了九久夕阳红磨店老年公寓。钟惠文一家时常去养老院看望刘寄痕,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你养我长大,我送你终老。”钟惠文的儿子时常这样说。钟惠文始终带着感恩之心照料着姐姐刘寄痕,与孩子一起承担起刘寄痕养老的重担,为子女树立了榜样,也带出了邻里间互相帮扶、孝老爱亲的好风气。
(通讯员 张璐 高雅晴)
新闻推荐
合肥出口加工区开通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免通关单业务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