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治理面向中小学生非学历文化培训机构所开展的以应试为目的违规培训行为。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 本报记者 殷骁
门类多门槛低 培训机构参差不齐
● “培训机构对师资的要求普遍较低,辅导班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学生在兴趣班学习,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
——合肥市某中学童老师
● “家长在报班前要征求孩子意愿,不能越俎代庖;同时要选择取得办学许可证、有教育培训资质、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较丰富的专业培训机构。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黄雯
5月16日,记者来到合肥市一家教育培训机构高中部,看到数学提高班的老师正在授课,几名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
该培训机构负责人称,他们已经办了十几年,在全市有一定知名度;老师有长期辅导经验,学生和家长反响很好。然而,当记者问及是否取得教育培训资质时,该负责人避而不答。
在该机构宣传单上,记者注意到,兴趣班每周开课一次,按小时计费,各科目时价均在100元至200元之间;暑期课时费1120元/科,每周三次。参加提高班的合肥九中学生林某直言,培训班老师更注重解题方法、应试技巧、猜题押题等,平时他仍以本校老师的讲解内容为主。
合肥市民庄女士想给上初二的儿子报个英语班,看了几家辅导机构都不太满意:“有的辅导班什么科目都开,儿子试听后觉得学不到东西。不少机构条件也不好,像个草台班子! ”
供职于合肥市某中学的童老师坦言,培训机构对师资的要求普遍较低,辅导班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学生在兴趣班学习,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地方在审批校外培训机构时,设置的门槛较低,没有规范设置标准和管理标准,导致培训机构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教学质量跟不上。
“报班前,家长要征求孩子意愿,不能越俎代庖;报班时,应选择取得办学许可证、有教育培训资质、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较丰富的专业培训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黄雯说。
报班多负担重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 “趁着孩子小、接受能力强、课业不太紧张,想让她多学点东西。 ”
——小学生家长赵女士
● “校外培训的火爆,吸引越来越多学生参加,既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也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张连富
10岁的婷婷刚上四年级,学校放学仍然不能回家,而是换个地方继续上课:作文提高班、奥数班和剑桥英语班。这些辅导课,让她忙得不可开交。“趁着孩子小、接受能力强、课业不太紧张,想让她多学点东西。 ”婷婷的妈妈赵女士说,她们班七成以上的同学都报了辅导班,不能叫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孩子们报班大多是家长主导,他们生怕不参加辅导班,在学习成绩等方面会比别的孩子落后。
一些辅导班又布置作业、安排竞赛,课程内容更深、更难,导致孩子们课外负担更重。“学校作业每天要写到晚上11点多,辅导班每周二、周五两次,还要再抽时间处理辅导班的作业,有的题目其实‘超纲\’了,非常难。有时熬到凌晨2点多才能写完。 ”合肥市46中的裴同学告诉记者。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在各地较为普遍。”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张连富认为,校外培训的火爆,吸引越来越多学生参加,既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也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与省工商局日前出台 《安徽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扎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集中排查和整治工作,坚决治理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行为,依法维护学生权益,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目前,合肥、蚌埠、阜阳、亳州、滁州、黄山等市已公布实施方案,多次公开通报曝光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抓治理有分寸 疏堵结合注重规范
● “为帮助同学们补缺补差,老师们会在课前、课后坐班,方便答疑解惑;同时,学校采取‘空中课堂\’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在课余时间引导同学们学习。 ”
——合肥市第七中学汪老师
● “我们将牵头建立合肥市民办教育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并考虑定期公布民办教育机构 ‘黑白名单\’,规范教育培训市场,为学生和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提供帮助。 ”
——合肥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姚健
5月15日傍晚,合肥市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内,装点得充满童趣的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外教卡尔正和孩子们做游戏。卡尔拥有TEFL (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资格证,并有5年从业经验。该机构负责人钟老师告诉记者,卡尔工作态度好、教学水平高,他寓教于乐、亦庄亦谐的授课方式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记者在前台看到,该机构拥有合肥市教育局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和经市工商管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并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手续齐全、资质合格。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相关部门将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完善审核标准,突出治理重点,不搞“一刀切”,鼓励支持培训行为规范、手续完备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合肥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姚健透露,借助此次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该局将牵头建立合肥市民办教育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并考虑定期公布民办教育机构“黑白名单”,规范教育培训市场,为学生和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提供帮助。
“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早已对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出台了处理办法,我们都遵守纪律,不参与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活动。为帮助同学们补缺补差,老师们会在课前、课后坐班,方便答疑解惑;同时,学校采取‘空中课堂\’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在课余时间引导同学们学习。 ”合肥市第七中学的汪老师建议,学生要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考虑参加辅导班,决不能有从众和攀比心理。
新闻推荐
(上接1版)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响应:全市小麦主产区内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常规的30%;某一个小麦主产县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