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无需土壤,几台水箱和一瓶营养液即可打造“家庭农场”;手掌大小的机器人也有“洪荒之力”,智能搬运“庞然大物”;与3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人工智能让你轻松追逐“诗和远方”……于安徽合肥举行的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批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在创新引领下,中国制造正逐步显现新的发展图景。这一点,从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就能明显感知。
新机遇:
打开发展新空间
在大会展台上,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利用无人驾驶、图像识别、智能传感等技术,点点手机就能清扫、收集和转运,让清洁变得简单、高效。
智能技术与环保服务叠加,改变了城市清洁模式,也打开了全新市场。公司负责人陈迎说,通过卖设备和服务,公司年产值已从2015年的1亿多元增长到目前的7亿多元。
高铁缩短了经济半径,共享汽车让出行更加简单,财务机器人的应用可让36万小时的人力工作在几秒钟内实现……当今世界,科技带来的变革远大于过去任何时期。快速的创新、应用和迭代不仅催生出新的市场,也重新勾勒着产业发展“起跑线”,重塑着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格局。
以人工智能为例,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在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领域走在世界前沿,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抓创新就是抓机遇,谋潜力。”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说,既不能将“一步之遥”演变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要加速前沿科技攻坚,抢抓发展先机。工信部正加快引导高端装备、精密仪器等先进制造重大生产力布局,让创新成果加速落实到产业中。
创新既决定着未来的机遇,也有着厚重的现实意义。补上制造短板,带动存量升级,不少传统领域“旧貌换新颜”。
环顾当下,大数据让个性化生产更加高效,工业互联网缓解了库存压力,共享制造降低成本……信息技术与制造相结合,正改变现有生产方式,拓展出新增长点。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说,将制造与网络化、智能化相叠加,中国制造将加速形成新优势。
新版图:
再塑产业空间
一个技术就能撬动一方产业。新技术“落地生根”,改变着不少产业的格局和城市“坐标”。这一点,在大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京东方的新型显示技术在大会上引起不少中外来宾的关注。与京东方合作,合肥汇聚彩虹、康宁等上下游企业100多家,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显示技术也成为城市一张新“名片”。
精密轮轴、智能语音、陶铝新材料……大会现场,不少地方展台展出新的特色产业,改变人们对其的认知。
在适宜的土壤里,创新就会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结合资源禀赋和创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一批制造业“新高地”正在出现。
辛国斌说,工信部正加快推进分省市产业发展指南,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集群。
告别传统制造逻辑,产业链之间的布局与衔接也愈加多元,更加协同、开放、普惠的合作模式“浮出水面”。
开放合作同样重塑着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发展格局。大会期间,江淮大众合资后的首款车型SOL(思皓)E20X宣布下线。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说,中国市场逐渐开放的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回报让大众汽车集团看到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外国资本和人才来华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中国技术出海与全球互利共赢。工信部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仅中国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就达到3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5.8万个。(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城镇企业参保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能拿多少退休金,是所有参保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从市人社部门传来好消息,现合肥市企业职...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