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建设,亟需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
为此建议:扩大科技人才总量。在科技人才“金字塔”中,大学毕业生属于“塔基”部分,是产生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千方百计将“塔基”做大做实。 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这是一座巨大的人才“金矿”。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接连出台送房、送钱、送户口等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大学生就业,以增加科技人才总量。为此,建议:合肥市出台更加优惠政策,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吸引、留住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来合肥创业就业,增加科技人才总量,为科学中心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优化科技人才结构。科学中心同时也是产业创新中心。建议:省有关部门和合肥市根据科学中心“2+8+N+3”建设内容,定期制定发布科学中心急需人才目录,支持引导各有关方面培养、引进科学中心急需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企业创新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促进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两翼齐飞;要针对高端急需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企业创新人才实行“保姆”式服务,构建符合高端人才需求的高效优质服务链条。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研究表明,科技创新的最佳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其峰值约为37岁。譬如,28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事获奖成果研究的平均年龄为38.7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44%,45岁以下的占77%。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处于科技创造的最佳年龄段,但是他们在职称、学历方面往往处于劣势。为此,建议:省有关部门和合肥市进一步降低科技项目申报资格条件门槛,按照“广申报、严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让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主持科技项目过程中成长成才,成为推进科学中心建设的生力军。
新闻推荐
沙盘游戏六一儿童节前夕,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组织辖区内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15名孩子,前往播健心理体验沙...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