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合肥市新版原创舞剧《立夏》的演职人员从北京载誉归来。8月7日、8日晚,《立夏》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收获了首都观众的如潮好评。连日来,从国家级媒体到北京市属媒体都对该剧进行了报道,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等名家也在现场为该剧、为演员们点赞。
进京演出获赞
新版舞剧《立夏》以1929年发生在大别山腹地金寨的立夏节起义为题材,以大气磅礴的舞剧形式艺术地再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这段血与火凝练的革命历程。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立夏》跌宕起伏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在刚劲的、柔美的、喧腾的、安静的、对抗的、倾诉的舞蹈中,如从高山顺势而下的流水一下流淌进观众的心中。
舞剧不仅有舞蹈,更有被视作“灵魂”的音乐。90分钟的演出,从开场群舞的恢宏到中场双人舞的细腻,再到结尾群舞的大气磅礴,音乐一气呵成,串联了剧情的整体叙事,衔接着四幕及尾声的故事线索。再加上舞台灯光和布景的变化,使得整场舞剧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有了更多生动的表现手法。
吴琼观看后不仅现场为该剧点赞,还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昨晚,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家乡的艺术作品,剧场内人气爆棚!舞蹈在表达方式及演员技巧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丰富与创新。一代又一代的演员真是越来越棒!”
成功源于付出
回望来时路,舞剧《立夏》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地“立”于舞台之上,不仅源自大刀阔斧地改编、打磨与提升,还与主创团队、每一位舞蹈演员的付出分不开。
2016年,10月的大别山区红叶漫山。带着崇敬,舞剧《立夏》主创团队走进了立夏节起义的发源地——金寨笔架山农校,他们追着先人的足迹,在那片热土上探寻、学习了整整一个月。扎实的采风为该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编剧郭明辉说,他曾去金寨数次,但此次采风让他产生了更多灵感。他以夏之蓬勃的热烈姿态,联想到革命的火热与革命者的热情,从而构思出几个热血青年关于信仰与青春、爱情与浪漫、奋斗与牺牲的激荡人心、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舞剧是舞蹈、音乐与戏剧等多重艺术的融合,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为苛刻。合肥歌舞团练功房的墙上高高悬挂的“青春无悔,不忘初心”八个大字时刻萦绕在舞蹈演员的心头。每天十小时高负荷地训练、排练,他们用舞姿与革命先烈对话,用英雄的意志打磨自己、塑造自己。
在排练中、在舞台上,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泪水滑过了他们的脸庞,舞蹈演员范超一告诉记者说:“我们舞动着英雄,英雄感动着我们;我们演绎着英雄,英雄影响着我们;我们塑造着英雄,英雄改变着我们。”舞蹈演员徐佩动情地说:“虽然这么长时间的排练和演出非常累,但是我们不觉得苦,能与那段烽火岁月里的英雄儿女以这种形式‘邂逅\’,再苦都是甜。”
正如著名舞蹈编导魏芙所评价的,“舞剧《立夏》的价值不只是作为一个舞蹈艺术的经典,而是一个民族的经典。《立夏》是真实而又艺术性地塑造了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为人民大众塑造了映山红般的艺术形象,必将引导观众中的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本报记者 方偲·
新闻推荐
据中新网合肥8月8日电(记者赵强)7日,安徽省合肥市常春藤少年宫被曝出从业人员午休时间打孩子,厨房冰柜里发现过期食材。对此,8...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