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从“森林城”进军国家生态园林城 合肥:一座诗意栖居的美丽之城

来源:合肥晚报 2018-10-31 10:01   https://www.yybnet.net/

城里见缝插绿,增绿添彩,提升品质,让居民出门即见绿。

城外森林环绕,构筑天然生态屏障……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拉开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添绿行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合肥全市森林面积已达245万亩,城区绿美相融、城郊森林环绕、城外绿海田园的一体化造林的绿化新格局已经构筑。

回顾往昔,合肥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国家园林城市之一;六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是国家森林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城区内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城市。这些荣誉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

今天,合肥正从森林城大阔步地进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逐步完成从环城时代、滨湖时代、环湖时代直至生态园林时代的“四级跳”。

合肥,即将变身一座诗意栖居的美丽之城。

关键词:环城时代 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绿色,是合肥这座城市的鲜明符号。

从宋人“合肥巷陌皆种柳”之说,到清人“孝肃祠边古树森”之誉;从环城公园有口皆碑,到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包公故里的爱绿传统古已有之、于今更盛。

1992年,合肥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全国园林城市”,而这项殊荣于合肥来说,可谓是实至名归。

1986年,在昔日城郭和护城河的基础上,合肥建成了全长8.7公里、面积达137.6公顷的环城公园,初步构建了 “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交融,浑然一体”的城市园林风貌。敞开式环城公园,将风格各异的六大景区连接成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让合肥形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景交融的格局,为全国所独有。

环城公园也因此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被全国统编中学地理教科书引为范例。

关键词:滨湖时代

绿在身边,景在眼前

2006年起,滨湖新区的建设使合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湖城市。

2010年,全市绿化大会战拉开大幕,从老城到新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全市动员到全民响应。以绿化提升、改造为主体,城区绿化大会战每年新建、提升的绿化面积不低于1000万平方米,成为合肥城市绿化提升的重要抓手。

破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合肥城区绿化面积和绿化空间不断扩张, “市民接触到绿、享受到荫、观赏到景”的生态宜居环境由此形成。

2011年到2013年,全市共完成道路绿化面积1800多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公园绿地1200多万平方米,提升公园绿地600多万平方米,完成城区绿化面积3700多万平方米,而此项成绩,相当于此前10年绿化面积的总和。

特别是在2012年,合肥委托中国林科院制定了《合肥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江淮锦绣森林城、环湖魅力新合肥”的建设定位,提出了“一湖一岭、两扇两翼、一核四区、多廊多点”的建设格局,把环巢湖及其周边生态敏感区约4000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关键区域。

关键词:环湖时代 森林进城,城在林中

2011年7月,合肥区划调整,八百里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

今天,碧波荡漾的巢湖边,绿树环绕,因为“十二五”期间,合肥把环巢湖区域作为全市植树造林的重点区域,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绿色森林增长行动,持续推进城乡绿化。

通过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环路、森林入村、森林上岭的“五森工程”,2014年9月,合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其中,道路、河渠沿线,合肥新建完善了450公里的森林生态廊道建设。以滁河干渠、环巢湖大道、合六路、合马路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森林生态长廊。目前,宽幅50米高标准高规格155公里环巢湖大道绿化已经建成。

今日合肥,街头绿道、游园密布,沿河、沿湖绿树环绕,大蜀山以及西扩公园、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可以“洗肺”的绿色正越来越多,合肥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中心城区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已达24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7.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建成区绿地率40.3%、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

关键词:生态园林时代 生态合肥,诗意栖居

2016年至今,合肥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今后一个时期,合肥将围绕“巩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研究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三大目标,推深做实林长制,狠抓资源保护发展、提质提速提品提效、增绿增效增彩,努力做好“绿文章”、“水文章”和“彩文章”,着力打造绿色合肥、生态合肥、花样合肥、美丽合肥。

做好“绿文章”方面,突出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突出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突出重点区域、问题导向,以扎实推进林长制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市级重点生态区域项目建设,加大饮用水源生态廊道和水库涵养林建设保护。抓好重要森林(生态)公园建设。目前,已设立和正在建设大蜀山、滨湖、紫蓬山、冶父山、官亭等5个国家森林(生态)公园,面积8000公顷;庐州、百花寨、东庵、九紫、浮槎山等5个省级森林公园,面积1000公顷。

做好“水文章”,启动“十大湿地公园”建设,以推进绿色发展美丽巢湖建设。合肥湿地保护条例正在全力推进中,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执法协作机制,实施综合行政执法,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不断强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功能,加快《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总体规划》落实,围绕生境、水系、水质、水量等湿地保护的核心问题,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杭埠河等入湖河流、河口及滩涂湿地保护为重点,规划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市级湿地公园2个,形成环巢湖湿地公园群,发挥湿地作为入湖河水“过滤器”功能和环巢湖湿地的聚合效应。 截至目前,环巢湖10个湿地公园群已成功申报肥西三河、巢湖半岛、滨湖湿地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巢湖柘皋河、槐林2个省级湿地公园。肥东管湾、庐阳董铺2个国家级试点和肥东龙栖地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

做好“彩文章”,按照“提质、提速、提品、提效”的总体要求,以绣花功夫,加快城镇园林景观提升,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打造更多的特色精品园林,为城市增绿增彩增色。重点抓好10个专项行动:杨树治理、小老树更新、花境建设、公园花事、花园家庭、立体绿化、林荫路、小公园游园、农村道路、森林村庄等。

其中,2018年底前,完成城市主干道和出入口小老树整治以及城区所有道路绿化中的小老树的整治工作:

加大城区杨树安全隐患排查,对城区杨树分年度综合治理,逐步消解杨絮困扰问题。

在“微景观”上下功夫,今年继续建设花境500处以上,两年时间在城区建设花境1000个。 加大花境在城市公园、游园、单位、小区及城市出入口等的应用,推动城市“增花添彩”,实现“出门即景”、“就近赏景”,让“小游园”成为市民的“大花园”,让“小盆景”构筑城市的“大风景”。

按照林荫路标准,每年每个城区力争命名3条以上“合肥市林荫路”,新建储备5条以上林荫路,力争到2020年主城区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5%以上。

推广立体绿化。打破空间约束,丰富景观层次,见缝插绿、见缝插花,重点实施立交桥、高架桥的立体空间绿化。

着力打造特色道路。优化道路绿化断面设计,在新建和改造的主次干道增加彩叶树种和紫薇、木槿、石榴等观花植物,丰富道路景观效果,努力打造“一路一品”。

加快公园游园建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利用街头巷尾的零星空地,高标准建设成精品小绿地、小游园。

□王朝晖 罗法龙 张新正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兵

新闻推荐

大师在肥研讨“非遗”

本报讯(王丰齐记者张理想)10月27日,以“传播、传承”“创新非遗发展”为主题的“大师之夜”文化论坛在合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人防演练保安全2018-10-31 10:36
评论:(从“森林城”进军国家生态园林城 合肥:一座诗意栖居的美丽之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