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调解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做好基层调解,需要街居工作者和社会热心人士积极参与,用热心、精心与恒心,将“第一道防线”夯实筑牢。
热心是参与基层调解的前提。当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在一些居民乃至个别社区工作者中依然存在。特别是商业住宅小区内,住户身份、背景差别很大,房门一关、各行其是,遇事出面协调有难度。就算站了出来,别人一句“多管闲事”又会让很多居民难堪,感到不被理解,有劲使不上。因此,有一颗志愿服务居民、任劳任怨的热心,是参与调解的必要条件。
精心工作是调解成功的基础。调解事宜有数量多、不定时、情况杂等特点,这就要求调解工作者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地判断事件性质和当事人对错。既不能毫无原则地迁就妥协,也不能偏袒任意一方,应在充分沟通交流、掌握实情的前提下进行调解。遇到有关财产、房产等较专业的事项,可向相关专家咨询,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让调解能够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做好调解,还离不开恒心。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调解工作者经常面对的恰恰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经年累月处理这些问题,难免令人感到疲倦、厌烦。这就需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让基层调解持续发力。“做调解,我乐在其中!”合肥市五里墩街道老党员、调解员陶文驹,20多年来成功调处3000多件矛盾纠纷。老人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还会继续干下去。希望更多街道、社区能够多一些像陶老这样“三心”在身的调解员、“和事佬”,为促进基层和谐发热出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下午,一场以“青年创业梦、税收送春风”为主题的税收政策宣讲活动在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拾光书屋·悦书...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