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合肥市民反映,瑶海区的高地公园修了多年,之前建成的设施多已损毁,有些土地还被居民开垦成了菜地,却仍封着大门不对外开放。与此同时,市民还反映瑶海湾湿地公园、文一月亮湾公园的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日前,记者实地探访了瑶海区这三座公园,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相关部门,并获得回应。
高地公园
反映:公园修建几年还不开放
7月23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来到合钢桥旁边的高地公园。公园地势较高,有栅栏围挡,通向乐水路与郎溪路的门均封闭着。在郎溪路门口,写着“游园施工未开放,禁止入内”,而在乐水路门口则新挂上了“高地公园”的牌子。
“都建几年了,前几天才挂上新牌子的,是不是要开放了啊?”家住附近的蔡女士说,大家都很关注它,但是一直不开放,很是扫兴,有居民都到公园里面去种菜了。
随后,记者在郎溪路门口看到,附近的泥巴地上被人种上了蔬菜。公园内的步道已经基本铺设完成,在坡顶处,还有一些未完工的儿童游乐设施有施工迹象,但记者并没有看到施工人员。
回应:完工在即,下月将开放
随后,记者采访了瑶海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该中心回应,高地公园即原来的高地游园,原先是一处自然土坡,占地3.7万平方米,2015年8月招标,当年12月开始施工,一期工程在2017年3月完成验收。但是在公园旁边的消防站提出,公园有山体滑坡的风险,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郎溪路也确实出现过滑坡现象。因此,在2018年底开工建设高地游园山体加固工程。
二期工程施工时,高地公园内还新增了一些游乐设施,方便居民休憩、健身。目前,所有主体工程均已经完工,绿化正在养护阶段,过了高温天气会继续修剪,加固工程也消除了滑坡的安全隐患,预计本月底可以完成验收,移交过后即可以对外开放。“现在估计是8月就可以对外开放了。”至于居民反映的种菜情况,则并非在公园范围内。
瑶海湾湿地公园
反映:湿地公园变身“菜地”
瑶海湾湿地公园位于二十埠河两岸,有合肥东城“城市之肺”的美称,设计总规模约474亩。
7月23日,记者来到瑶海湾湿地公园,里面的绿化、步道等设施已经建设完成。不过,公园内不少地方被人种上了豆角、蚕豆、芝麻等农作物。
“公园是开放的,可以进来,但是晚上就不行了,没灯看不见啊。”住在合居苑的一位居民说,公园建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环境一般,专程去游玩休闲的人并不多。
回应:立即整改已发现的问题
针对瑶海湾湿地公园的情况,瑶海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也作出了解释:目前,已建成的瑶海湾湿地公园部分原名为“二十埠中游湿地”,占地200余亩,该工程在2015年10月开工建设,工期一年半,施工已经结束,市民可以进入休闲游玩。但由于市政路网未铺通,供电配套也没有到位,因此,无法通电点亮景观灯。
针对居民毁绿种菜的行为,瑶海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也表示会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安排人员铲除非法菜地,恢复绿化。记者了解到,瑶海湾湿地公园二期的前期规划工作仍在进行中。
文一月亮湾公园
反映:环境较差设施也有破损
文一月亮湾公园位于瑶海区新安江路边,7月23日上午,记者到达公园时,有两名园林工人正在门口为绿化浇水。记者走进公园内,里面空无一人。步道旁的垃圾桶,有一只破旧的内胆被拎了出来,倒在地上。公园内仅有一处小亭子景观,但是有的台阶已经残破。
公园南边的一处小高坡上,种着大豆、丝瓜、豆角等蔬菜。“就这么一小块地方,景致太差了,哪里像公园,和农村的荒野差不多。”市民姜先生说。
回应:将纳入年中大建设计划
7月23日上午,正在月亮湾公园进行管养维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种菜的区域并不在公园范围内,与公园有一定的界线。而园内确实有部分设施损坏,系游人所致。
昨天上午,合肥市瑶海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也回应,月亮湾公园由企业代建,由于前期建设标准不高,移交之后,后期维护资金较少,导致公园管养公司维护较难,目前,已约谈维护管养公司,要求按照合同履行相关责任。针对市民提出的改造公园、提升景致等要求,瑶海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表示,将在年中全区大建设计划中进行调整,明确后或进行提升。
樊金坦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江振焕记者朱庆玲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几间大厂房里,不时有垃圾运输车进进出出,现场却看不到纷飞的灰尘,也听不到刺耳的噪音,甚至闻不到难闻的异味……这...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