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7月26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合肥市财政局在合肥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上,汇报了关于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的申报情况。江淮晨报记者获悉,合肥市将力争在3年内新增租赁房源6.9万套,培育形成30家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力争3年内新增租赁房源6.9万套
此次成功入选首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合肥市争取到了中央财政三年共24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争取到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按照规定由合肥市自主确定资金使用方案,将着重用于构建有利于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的体制机制。
“接下来,合肥市将完善房源建设筹集机制。”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将从供给侧发力,构建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租赁住房供应机制,力争三年内,新增租赁房源6.9万套。针对存量房源品质不高、配套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实施奖补政策,鼓励产权人改造自有房,进入住房租赁市场。
同时,优化租赁用地供应,扩大租赁住房供地规模,针对区域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在产业园等租赁需求大的区域,以盘活存量房源、扩大租赁性人才公寓建设和“商改租”“工改租”为重点,在房源供给上实现突破。
未来3年新增租赁房源合同备案率达80%
通过政策引导,合肥市将力争三年内培育形成30家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增强国有租赁公司引领作用,多渠道扩大房源规模,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租赁服务,形成品牌示范效应。同时,支持品牌企业发展壮大,鼓励通过合并、重组、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增加骨干租赁企业数量。支持房企转型融合发展,鼓励房企从传统开发销售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实现开发租赁一体化运营。
在构建规范交易服务机制方面,相关负责人透露,合肥市还将对住房租赁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常态化开展市场巡查,严厉打击垄断房源、哄抬租金等违法行为。全面推行网签备案机制,推广示范合同文本。未来3年内,通过平台审核的房源达20万套/件,新增租赁房源的合同备案率达80%,入网企业总数超300家。
严禁为租房违规加杠杆提供产品服务
接下来,合肥市将细化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方案、财政奖补政策、商改租和工改租管理办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存量工业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以及专项资金绩效评定办法等配套性政策文件,建立比较完善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制度体系。
中介不规范,有时候也容易导致租赁市场的混乱。为此,合肥市将加强住房租赁金融监管,严禁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企业为租房违规加杠杆提供产品服务;严格管理住房租赁消费贷款,严格控制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资金去向。
对中央财政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监控,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和精准的补贴政策,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实行绩效目标和项目资金“双监管”。确保资金依法合规使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晨报记者 方佳伟 实习生 吴卓
新闻推荐
本月起,上海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包括北京、合肥在内的多个城市也陆续出台了垃圾分类条例和计划。朋友圈里的画风也变成了:喝...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