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在水里,一个机器人摇晃着它的“尾巴”不停地滑动,在它的旁边,两名小学生在用电脑不断调试。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安居苑小学的刘逸宸和汪宇轩今年都只有12岁,但他们却制作出能修复水下管道的机器人,明年还将去参加教育部举办的NOC比赛。
9月14日是全国科普日,在合肥市西园街道安居苑社区东村广场,安居苑小学的学生们通过现场操作机器人,向来往居民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展示科技成果,并现场进行科学解说。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这个水下机器人,现在展示的是一个主体,后期还将装上机械臂,可以用来修复水下管道。”刘逸宸告诉记者,未来的这个水下机器人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并发出警报,甚至可以实现自动修复。
安居苑小学科技辅导老师鲍章志说,除了给孩子拓展思路和必要的指导外,组装、编程、调试等程序都是刘逸宸和汪宇轩自己完成的,“光制作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据悉,从5岁开始,刘逸宸就开始学搭建,对这些特别感兴趣,汪宇轩虽然没有从小学习,但家里非常多的乐高让他也对搭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去年,刘逸宸和汪宇轩去参加了世界级的FLL工程挑战赛,两个人的机器人分别获得了省一等奖和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备战的时候,每天都是做完作业再准备,经常搞到晚上12点,但一点儿都不觉得累。”汪宇轩介绍,两个人制作的水下机器人比现在常用的水下机器人更灵巧更小,能穿过更狭窄的通道,“最大尺寸只有1.5米长。”
新闻推荐
荣事达书写企业“双创”生动典范 语音管家“小达”三代亮相盛会
一打开大门,家里的灯亮了,空调调到了合适的温度,所需设备开启了工作状态。这是荣事达智能家居生态圈产品体系中的社交客...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