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多少不重要,身体健康才是第一目标。”晨练场上,85岁的同心缘太极队总教练董祖泽宝刀未老,仍能做高难度的下腰动作。然而,董祖泽并未因此而感到自豪,他引以为傲的是,同心缘太极队有一个优秀的老中青教练员队伍,不但带领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走上健康之路,还吸纳了数十名十几岁的少年习武。“少年强则国强,武术是中华国粹,一定要传承下去。”董祖泽话语铿锵有力。
有缘练到一起
同心缘太极队是今年才改的新名称。舍弃名头响亮的“合肥叉车厂太极队”,重新命名老队伍,董祖泽说,“是为了表达大家同心协力为健康的心情,也想表明,100多人聚在一起实在是一种缘分。”
董祖泽从小便一直习武,从叉车集团工会退休后,帮助老人们将身体练好、减轻孩子们的后顾之忧,成为他思考的首要问题。为此,董祖泽很快就组建了一支十几人的晨练队,没成想不到一个星期,队员迅速增加到三四十人,如今,能经常参加训练的队员已经有100多人,而最多时更是达到300多人。
董祖泽擅长长拳、外家拳以及太极系列(拳、剑、棍术),并有较高水平的演练能力,曾在香港国际第六届武术比赛、杭州国际比赛和省、市大赛中获得金奖。如此高水平,20多年来,董祖泽却把自己掌握的所有武术技能无私传授给他人,分文不收。有人不相信,来报名时仍旧带着学费,被拒收后竟退缩了:“不收费能教得好吗?”悄悄观望一阵后,他再次来到太极队,“我信了!”董祖泽哈哈大笑:“收钱就没感情了,我都80多岁了,能跟你们玩,很开心。”
屡获骄人战绩
晨练人群中,太极队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望江西路社区的居民积极报名参加,叉车厂周边单位也有许多人慕名前来。有一位从内蒙古来到合肥的陪读母亲,无意中看到同心缘太极队训练,找到70岁的太极队管理人童朝霞,希望可以参加,童朝霞笑着点头应允:“能加入太极队,都是缘分。”
队伍越来越壮大,太极队也增加了秧歌、腰鼓、柔力球等多项锻炼项目,在董祖泽和童朝霞等教练的悉心传授下,队员们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上世纪90年代,太极队成立之初即代表稻香村街道获蜀山区太极拳比赛特别奖,近年来,更是取得了全国首届健身气功武术大赛金奖等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战绩。女弟子洪平是大家口中的“金牌专业户”,也是队员们学习的榜样。
一边习太极,一边练气功,太极队在2000年被评为合肥市示范晨练点后,影响力越来越大。除各类比赛之外,太极队又自己编排节目,相继担任2015年全国太极精英邀请赛、2017年合肥市武术邀请赛开幕式表演;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推广太极拳《八法五步》,队员们在董祖泽的传授下认真学习。
教新手难,但太极队的教练们从不埋怨,一遍教不会就再来一遍;学太极难,可队员们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对教练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学好技术套路,为团队争光。成果如何?董祖泽笑了:“获奖证书太多了。”
培养传承兼顾
2016年,太极队组建了少儿队。“少年强,则国强。健康的体魄从小就要打基础。”董祖泽说。
为了传承经典文化,求贤若渴的董祖泽和童朝霞在平时训练中注重发现“好苗子”,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并全部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上岗。“老中青结合才能将中华武术更好地传承下去。”笑言“年龄增长力不从心”的董祖泽,把训练少儿队员的任务交给了从小跟着自己练的徒弟,60岁的王桥和57岁的居晓静“两位年轻人”。止戈为武,开练第一课,王桥和居晓静教授的不是技艺,而是武德:尊师重道、虚心请教、助人为乐……
为了让零基础的孩子们尽快培养起对太极的兴趣,王桥和居晓静精心编排了刀剑拳的入门套路,并把每一组动作,细分到不可再分,三年多来,孩子们进步飞速。不但肢体动作到位,在习练太极过程中,还自然形成了凝神静心、排除杂念的专注,体现在学习上,文化课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插上了文武双飞的翅膀。
家长们高兴,爷爷辈的董祖泽更开心:“武术是中华的国粹,中国人,无论年老年少,身上必须有中华民族的烙印。”
陈黎元 刘亚萍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超级搬运工”,合肥智造 全球首台10.5代洁净搬运机器人 将亮相世界制造业大会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梁巍文/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日-23日在合肥举办。9月12日,记者探访多家合肥企业,以战略...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