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阅读空间“小空间支撑大未来”
“2017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经费2亿多元,建成开放政府主导的城市阅读空间80个,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形成了引领优势。”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江丽介绍,“今年再建30个,总数达到110个,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形成‘十五分钟阅读圈’。”
在建设进度方面,上半年已完成33处选址,其中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各4个点,包河区7个点,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三个开发区各3个点,五县市各1个点。目前,各建设点正在进行项目设计和建设招投标环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城市阅读空间由市图书馆负责统一配送、定期更换图书和公共服务业务培训,与市图书馆统一业务平台、一卡通用、通借通还。截至今年7月底,80个已建成的城市阅读空间配有各类图书157.3万册,其中政府采购公共图书80万册,各运营单位自营图书77.3万册,共接待读者773万人次,外借图书157.6万册。举办各类活动6804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打造“1+100+X”的立体化全覆盖的阅读服务体系
下一步,合肥市将积极谋划和推进“细胞工程”,以建成的城市阅读空间为旗舰,在周边楼宇、商场、影院、餐厅等场所布点,把服务网络全面铺开,逐步形成“1+100+X”的立体化、全覆盖的阅读服务体系。其中1是指市中心图书馆,100是指100个城市阅读空间,X是指无数个像细胞一样的阅读点,为打造“书香合肥”夯实基础,提供坚实支撑。
同时,为不断优化图书结构,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实行馆店协同,定期培训,全面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建设,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此外,实行第三方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考核结果作为以奖代补的主要依据。
市中心图书馆将彰显文化精神与城市气质
在寸土寸金的政务区,市中心图书馆,被誉为政务区建设规划的“封印”之作。市中心图书馆定位于集高科技、数字化、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地标,承载城市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场所,旨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陈江丽介绍,已于6月份开工建设的市中心图书馆项目紧邻美丽的天鹅湖,与在建的轨道交通3号、4号线出入口相连互通,总占地面积56亩,设计建筑面积6.58万平方米,计划投入建设经费8亿多元,建成后预计馆藏图书量达450万册(其中智慧书库350万册、开架图书100万册),预计阅览坐席3000余个,年接待量达400万人次。
市中心图书馆突出“人本、文化、智慧、绿色”特色,特别是做好“智慧图书馆”新文章,集智慧空间、智慧技术、智慧仓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体验于一体,形成多元文化阅读活动空间、智慧阅读生态、少儿阅读中心、文化展示平台(城市文化记忆馆)、特色主题场馆、文旅创客走廊等阅读服务功能板块,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文明进步,在引领城市阅读中努力彰显合肥人文化精神与城市气质。
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合肥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目前拥有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文化馆10个,公共美术馆3个,公共博物馆15个,公共文化展演中心(剧院)5个,乡镇、村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096个。
为积极推进全市公共文化场馆达标升级工作,市、县(市、区)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市、县(市)7家图书馆进入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
此外,所有公共文化场馆在全部实现免费开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以市、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为服务点,实施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9月12日,江淮晨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管理服务持续创新,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免费提供给群众
全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健全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并免费向群众提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如今,市民在家门口可以随时体验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美术馆免费开放,基本展览实行免费参观,举办展览及公益性讲座,开展公共教育和观众体验拓展活动等;图书馆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文献资源检索借阅、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基层辅导、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服务等基本服务项目,以及辅助性服务如办证、验证及存包等全部免费提供。
农村文化活动方面,每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活动10场、“送戏进万村”演出1场、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出版物不少于60种、开展农村体育活动1场的目标任务……
截至8月31日,合肥市实施的2019年度文化惠民工程应到位资金2868.92万元,实际资金到位率、资金拨付率均达到100%;实际支出资金2110.82万元,资金使用率为74%。全市160个公共文化场馆的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免费向群众提供与场馆职能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晨报记者 刘畅
晨报制图 朱佩佩
新闻推荐
往事并不如烟。五六十年前,省暨合肥市国庆的集会和游行,我观看过,也参加过,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1964年10月1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