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合肥故事”开启新篇章,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合肥工业从制造走向智造,绽放出“领跑者”的姿态,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智能制造体系已蔚然成风
2018年11月19日下午5时,一台ThinkPad X1 Carbon电脑在合肥走下生产线,这也是联宝科技生产的第一亿台PC。
联想合肥基地(联宝科技)的大屏幕上记录产品下线数量的数字记录下了这个历史性时刻。同时记录下来的,还有智能制造时代下的“合肥速度”。
大约三十年前的招商引资时代,合肥曾经在88天就打通了10.8公里长的框形大道,“合肥速度”曾经是一个荣誉称号,代表着合肥令人吃惊的城市建设速度和项目进度投产进度。但现在,智能制造又赋予了“合肥速度”全新的维度。
比如,拥有全球PC制造业最大的单体厂房和23条智能主板、26条整机组装生产线的联保科技可以在4小时内调取2000多种电脑部件,形成全球数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他们每天可智能处理5000笔订单。订单交付达成率平均比业界标准快15%。
强大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全面的数字化驱动,一系列智能制造体系正在令合肥的每一分钟都更有效率。
在江淮汽车乘用车三厂主焊线车间,179台机器人整齐排列、分工有序,笨重的钢板在机器人的“手”下变得异常轻盈,每个机器人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都会迅速地交到下一个机器人的手中,快速推进下一道工序。
精准化的造车程序,得益于高度智能化生产线的运用。“我们测算过,大概每分钟可以下线一台车。”江淮汽车乘用车三厂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而这又是一个新的“合肥速度”。
诞生一批合肥智造产品
智能制造,首先是装备的智能化。在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制造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表示:“合肥智造”令我特别震撼。
如今,在合肥各大企业,智能化的流水线已经蔚然成风。那些精密设计的生产线、机器人、AGV物流车乃至这些生产线背后庞大的产业链,正在重新设计并定义合肥的每一分钟。
大名鼎鼎的京东方合肥10.5代线是京东方投建的全球首条高世代线,主要产品定位为65英寸、7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产品。该产线整体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及采用的核心工艺技术都达到业界最高水平,正在带动关键零部件如玻璃基板、液晶材料、背光源组件、偏光片、IC、化学材料等的国产化。
但你可能想不到:一家皖企仅仅依靠开发搬运液晶玻璃基板的“机器人”已经成长为“独角兽”。“液晶面板体积大、重量重,且材质脆弱,人工搬运劳动强度高,面板表面容易划伤;而采用高速度、高精度和高洁净度的机器人进行搬运,不仅保证面板的完好无损,而且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透露:在即将举行的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欣奕华将会以3D成像全息投影的方式展出10.5代液晶玻璃基板洁净搬运机器人。这些长着巨型机械臂可以自由“舞动”的机器人将是合肥下一轮产业升级的关键。
合肥原创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合肥智造”崛起的背后,是合肥创新内核驱动下的必然结果。
继上海之后,合肥是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这个“国字号”创新体系基础平台上,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产生一批世界级的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巨大提升,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将成为代表国家水平的策源地。
在合肥,原创成果正竞相涌现。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原创性成果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
与此同时,更多的“合肥智造”产品正在成为合肥新名片。合肥,诞生了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研发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合肥故事”开启新篇章,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合肥工业从制造走向智造,绽放出“领跑者”的姿态,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2018年初,知名投资咨询机构——协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分析报告。列出了过去5年内中国发展最快的5座城市,合肥排名第一。
以特色路径打造合肥制造“升级版”
去年,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德国前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就在合肥直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而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正是其主要特征。在他看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中国制造。
面临历史机遇,合肥智造必须有所作为。制造业与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肥的探索实践颇为丰富、颇有成效。
2015年,合肥在全国首创并实施“万千百”创新工程(即万条数字化生产线、千个数字化车间、百家智能工厂),全面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制造方面,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等制造业名片;打造汽车家电“整机-配套-集群”、电子信息“屏-芯-终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机-电池-电控”、智能装备“主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示范应用”等若干全产业链。智能制造上,实施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变革;同时,发展智能终端产品,加快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智能终端、医疗器械等“升级版”产品的研发面市。
今年初,合肥市经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360家抽查的智造企业年均产值增长40.4%、利润增长52.8%、税金增长45.96%。与此同时,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使得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32.62%,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9.71%,产品合格率提升19.41%,人力成本节省7.46亿元,平均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3.89%。
插上“智能制造”的翅膀,合肥制造正在完成蜕变。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文 王牌 刘职伟/摄
新闻推荐
今天,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肥启幕。这是一次世界目光聚焦合肥制造的盛会,这是一个合肥向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