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合肥教育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

来源:合肥日报 2019-09-22 00:41   https://www.yybnet.net/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城市发展,教育先行。

从过去低矮破旧的平房到如今遍布家门口的“最美建筑群”;从学校发展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集团化”办学;从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方法到如今的智慧校园、翻转课堂建设……合肥教育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孩子们在家门口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的愿望已经梦想成真。

从“戴帽中学”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学校

出生于1955年的庄燕,1974年从合肥师范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担任化学老师,在这里一干就是40多个年头,学校从三层小楼发展到如今的一校四区,庄燕亲眼见证了它的一步步成长和蜕变。

庄燕清晰地记得,1974年底她刚来的时候,学校还叫大通路小学。当时学校没有初中部,就在小学开设初中的课程,培养学生,俗称“戴帽中学”。后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变、基础设施的改善,一步步发展起来后,学校才正式更名为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庄燕回忆说,那时的学校里只有一栋灰蒙蒙的三层小楼作为教学楼使用,楼前面是几排低矮的平房,包括小学和初中几十个班级的学生全部挤在这栋小楼里学习。教学楼后面的一个小操场,只有用煤渣填起来的简易跑道,周围全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

“那时的学习条件异常简陋,有的桌椅板凳还‘缺胳膊断腿’,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窟窿。由于学校没有实验室,作为化学老师,自己只能在班上做一些简单的诸如酸碱反应之类的演示实验,学生是没有办法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庄燕说,之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进入上世纪80年代,学校开始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盖起了新的教学楼,重新修建了跑道,学校在慢慢变大,招生人数也在一年年增多,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年10月,三十八中即将迎来她建校70周岁的生日,从1949年利用一个破落的小庙——求心庵作为教学场所,发展到现在拥有一校四区的“教育航母”;(下转3版)

新闻推荐

合肥造“和氏璧”助力解决能源问题 ITER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在肥竣工交付

它的外形呈饼式结构,类似中国古代的和氏璧。它的价值不是“城池”能衡量的,它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部件...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9-09-21 11:02
评论:(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合肥教育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