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参观由马钢生产的中国复兴号高速动车轮。记者 张大岗 摄
市民在中国移动展区体验5G智能试衣镜。记者 张大岗 摄
市民在参观智能制造展区里的桌面型机器人AIR3双手拼LOGO。记者 张大岗 摄
本报讯9月21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的人工智能·中国声谷高端论坛在合肥举行。论坛以“中国声谷·智能高地”为主题,齐聚行业专家、业内大咖,分享前沿理念,共话AI产业未来。
论坛开场,科大讯飞打造的虚拟王牌主持人“小晴”亮相,与主持人同场主持并互动,引来与会嘉宾的点赞。据了解,“小晴”集语音合成、图像处理以及机器翻译等前沿技术于一身,可实现中、英、日、韩等多国语言的实时播报,甚至连方言也说得十分地道。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围绕AI安全可控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人工智能安全可控问题主要包含传统安全、网络安全及人工智能伦理安全问题,其中,网络安全要强调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而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是AI领域特有的问题,需要进行探讨。
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提出,数字革命时代,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全新技术,正在改变着这个社会以及人类彼此之间的一切联系。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财富的时代已悄然到来,而把握趋势的人就是这一崭新时代的推动者及践行者。
此外,亚马逊上海人工智能硏究院院长张峥、华为EI工业智能首席科学家李城梁、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海峰等也交流分享科研历程,探讨如何推动“AI+产业”融合发展。
论坛上,中国声谷国产计算机协同创新基地正式启动,安徽(中国声谷)国产软件协同创新适配中心共建签约。截至目前,中国声谷入园企业总数已超600家,在教育、医疗、服务、汽车、家居等领域孵化培育了130多款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走向市场。据悉,中国声谷打造的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对培育安徽增长新动能、促进本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 王蔚蔚)
新闻推荐
地铁司机驾驶列车穿梭于城市的地下,载运万千乘客,让地铁成为城市流动的血脉。2016年12月26日,安徽第一条地铁在合肥正式开通...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