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香小镇草莓飘香;薄壳山核桃装扮岗集青峰岭村;奶油小南瓜扮靓吴山楼西村;造甲乡的虾稻共养鼓了老百姓的口袋;庄墓镇打造田园综合体,将旅游和种植业、养殖业结合;声名远播的马郢社区,则通过助学助农助村的方式,不仅让贫困户脱贫,更让乡村走上振兴之道。乡村振兴,百花齐放,长丰县正围绕现代农业“310”工程,让特色农业、旅游业、田园综合体等助力脱贫攻坚。
长丰现代农业发展蒸蒸日上
“发展库拉索芦荟正当其时,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我们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深加工生产系列产品,提升附加值……”9月11日,双墩镇海宝村的合肥希月生态庄园负责人杜学彪如是说。库拉索芦荟又名吉拉索芦荟、翠叶芦荟或美国芦荟,俗称药用芦荟,是可能源自于北非的一种多肉植物,可用于医学、美容和食用。其原汁、浓缩汁及结晶粉,可作为各种保健食品的原料。因其含丰富的胶质,对皮肤的保健和美容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所以也常作为美容化妆品的原料。
杜学彪介绍,今年3月从河南引种了库拉索芦荟,目前有30亩15万株。这种芦荟,一年半可生长到15至20公斤就可以采收出售或深加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9月12日,在义井乡杨店村一家叫做长丰林盛生态农林公司的3000亩薄壳山核桃基地,这里的薄壳山核桃当前生长茂盛。“美国薄壳山核桃在国内又叫‘碧根果’,超市里有卖,基本都是进口的,价格不低。选择发展这个产业,主要考虑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易旱,传统的粮食种植成本较高,效益不高,而薄壳山核桃既适合这里种植又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长丰林盛生态农林公司负责人这般说。
长丰县薄壳山核桃规划区域主要为江淮分水岭岭脊两侧各3公里范围,涉及乡镇主要为岗集、双墩、吴山、陶楼、下塘、造甲、杜集等7个乡镇。同时,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县建成薄壳山核桃良种培育基地1个,面积100亩;新增薄壳山核桃林9.2万亩;建成2个500亩的标准化薄壳山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到2025年再新增薄壳山核桃造林9.8万亩;再建3个500亩薄壳山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00亩良种培育基地1个。
库拉索芦荟、薄壳山核桃种植不仅是双墩镇、义井乡的特色农业亮点之一,也是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
长丰农业加快升级 亮点频出
近年来,长丰县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现代农业活力持续增强。
据长丰县农业部门介绍,去年,长丰县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升级,呈现出多多工作“亮点”,引领未来长丰农业之发展。如,水湖、罗塘、左店三大草莓市场开工建设。庄墓千亩紫薇、朱巷火红辣椒、造甲稻虾共养等农业园区特色彰显,百果园、洽洽等知名企业进驻长丰,田峰草莓、过劲龙虾、精润虾稻米、顺源碧根果等本地品牌脱颖而出。尤其是,通过现代农业提质升级,去年全县稻虾共养和薄壳山核桃分别新增4.4万和3万亩、总量超10万和5万亩,实现两年翻两番;长丰县获评“安徽特色农产品(长丰草莓)优势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今年以来,长丰县以现代农业“310”工程为引领,以产业示范区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在江淮分水岭岗区,以智慧农业、文化民宿为突破口,加快洽洽坚果小镇项目建设,重点发展薄壳山核桃为代表的林果产业,打造岗集岭上乡村振兴示范区;在瓦埠湖行蓄洪区,以水上田园、紫薇花海为支撑,重点发展稻虾、藕鱼共养为代表的生态循环农业,打造庄墓湖东乡村振兴示范区;在江淮丘陵地区,借鉴“金丰公社”模式,开发万亩良田,重点发展品牌化优质农作物,打造杜集乡村振兴示范区。继续推进10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做优做强10个美丽田园综合体,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努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新标杆。
在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升级进程中,长丰围绕“绿水青山品乡愁,田园美景入画来”,以“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科普教育、民宿联盟”发展思路,以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产业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蓬勃发展态势。如,龙虾节、桃花节等各类休闲农业节庆活动亮点纷呈、丰富多彩,吸引广大市民体验农事农活;好土宝、青峰岭休闲体验农场的民宿建造已初具特色,成为市民品味乡愁的好去处;硕然农庄、幸福庄园的田园美景引人入胜,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今年上半年,长丰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各类经营主体已达90余家,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营销收入达2.2亿元,创建了好土宝体验农场、青峰岭共享农庄、花果山、硕然农庄、北城幸福庄园、畅天果缘等多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其中硕然农庄被认定为“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
杨小虎 朱祥雨杨维礼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文/图
新闻推荐
近年来,合肥道路清扫模式再次升级,开启了“立体化保洁”作业模式,高压冲水车、机扫车、雾炮车等机械作业车辆每天在路上...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