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人才为合肥市产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历史贡献,随着合肥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合肥市紧紧围绕全市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技工大省和技能强市建设,不断完善政策、建设基地、开展竞赛、推进培训,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技能人才建设工作,为合肥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政策措施不断充实完善。2014年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这是支持包括技工院校在内的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工作意见,为技能人才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16年制定了《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办法》,把技能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2017年,为认真贯彻技工大省若干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技能强市的实施意见》,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激励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技工教育实力不断增强。合肥市现有在办技工院校19所,其中:民办技工院校7所,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工学校3所(1所同时为技师学院)、普通技工学校10所,全国重点技工院校2所、省部级重点院校3所、市级中职示范校1所。招生数量连年稳居全省第一,连续4年保持大幅度增长,其中2017年完成招生19178人,同比增长108%,2018年全市共完成全日制招生20351人,完成省厅下达目标任务的177%,全市在校生规模达到4.5万人。大力推进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2017年安徽合肥技师学院建设项目通过立项审批,拟按在校生12000人、住校生8000人的规模建设。学校占地497.75亩、建筑面积近2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8.54亿元。2018年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三、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自2011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省级20家、市级48家。其中,2018年新认定20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家给予10万元的补助,2019年提高至20万元。自2004年以来,合肥市每年组织一次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市委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共同参与。2018年度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工种23个、承办单位14家。2018年遴选出带徒名师65名,引导用人单位建立高技能人才“师徒传承”制度。2018年高技能人才评比表彰取得历史性突破,1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这是自1995年中华技能大奖创办以来合肥市获此奖项的第一人,也是安徽省时隔12年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人。
四、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推进。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技能脱贫培训,面向就业援助对象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面向普通劳动者开展直补个人就业技能培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企业开展培训提供服务,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意见,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开展技能脱贫培训2710人次,直补个人就业技能培训13559人次,免费就业技能培训8282人次,企业新录用员工岗前技能培训56284人次,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5158人次。
五、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首创中国·合肥技工节,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通过院校成果展、技能大师亮绝活、校企合作对接与展示等活动,集中展示技能人才的高超技艺、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学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协调、组织本市11名高技能人才、全省其他兄弟城市23名高技能人才参加了安徽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高技能人才展区的展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扣时代脉搏,继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助推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束志伟程苏
新闻推荐
合肥拟建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安徽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
9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近日正式印发实施。其中明确将...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