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砥砺奋进70年,看数据里的合肥教育

来源:合肥日报 2019-09-30 07:23   https://www.yybnet.net/

智慧课堂

实训中心

研学旅行

美丽校园

小小摄影家

今年9月,合肥市举行“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发言人公布了合肥教育的数据演变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70年来,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校生不足2万人,到如今在校生近200万人;从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从普及教育到开展质量评价。70年来,合肥教育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合肥教育办学规模连上新台阶,办学质量不断增强,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1949年到1956年,合肥教育事业经历了接收、改造和发展的过程。1949年,经过初步调整与改造,9所市立小学、2所市立中学、4所私立小学和1所私立中学都于新学期开始时陆续开学上课。同时为工农子女增设了小学,并设立人民助学金,减免学费,照顾家庭经济困难的工农子弟,劳动人民取得了受教育的权利。1951年,新建了合肥卫生学校,1952年又创办合肥师范学校和合肥医士学校;东南医学院迁来合肥改为安徽医学院;同时,全市普通中学发展到5所,在校学生2329人;小学79所,在校学生13084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2所,入园幼儿135人,成人教育也有发展。

1957年至1966年,国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合肥教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的新阶段。对学制、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进行了改革试验。至1966年,全市共有高等学校9所,在校学生9529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内含中等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生2903人,各种类型的中学54所(内含半工半读学校和农业中学),在校学生21188人;小学154所,在校学生74426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325人;聋哑学校由民办转为公办,填补了合肥市特殊教育的空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步入发展快车道,迫切需要大批人才。合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教育和劳动制度的同步改革,按农业、工业、金融等行业部门的要求创办各类职业学校,培训人才。1980年,在合肥,全国第一所新型模式的大学——合肥联合大学(合肥学院的前身)创办了。

截至1985年,全市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已发展到10所(不含军事院校、电大、函大、刊大及业余大学),在校学生2.8万多人;各种类型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33所(含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各1所),在校学生11699人,普通中学97所(含职业学校和其他部门办的中学),在校学生62941人,小学249所,在校学生82101人;公办、民办幼儿园500所,在园幼儿33166人。

2005年,《合肥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完成,合肥教育走向新的征程。

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教育公平逐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多年来,合肥市教育系统在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同时,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划、领导和监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日新月异,公益普惠。20世纪80年代初期,合肥市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办园主体繁杂。1984年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不足300所,市区幼儿入园率70%、郊县仅2.7%。进入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在总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2017年各级各类幼儿园达到994所,其中省市一类幼儿园127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4%。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截至目前,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一个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呈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向上。1997年,7家市属破产企业实现办学剥离。2003年,32家市属企业完成办学体制改革。2005年,12家在肥部省属企业办学移交地方管理。2010年,市教育局直属13所学校交所在县(区)级政府管理,全面理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1993年,安徽省启动“两基”评估验收。1998年,全市城乡全面实现“两基”目标。2007年,“滨湖三校”——合肥一中、合肥46中、合肥师范附小正式开学,标志着合肥市优质教育资源紧跟城市建设步伐。2015年,合肥市提前2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有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普通高中教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86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约1.5万人,2017年达到15.7万人。省市示范高中从无到有,2017年达到56所,在校生12.25万人,占学生总数的78%。在优化学校布局上,近年来,合肥市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市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推动市属和县(市)区普通高中做好全方位的新高考应对,尤其是选课走班方案制定与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职业教育百花齐放,砥砺前行。1986年,市区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班)39所(个),在校生1.2万人。2017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达到54所,在校生10.23万人。1992年,市政府撤销市职工教育办公室,形成了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新格局。2007年1月17日,合肥市职业教育基地正式开工,基地占地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亿元以上,可容纳20万师生入住。2015年,合肥市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高等教育内涵发力,阔步前进。20世纪80年代,合肥仅有中国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2017年,全市高校达54所,在校生53.8万人,毛入学率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合肥学院正式筹建“合肥大学”,成功立项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和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入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合肥电大获批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实验基地,被授予“全国远程教育优秀学习中心”称号。

民族教育星火传递,铸造品牌。1985年,合肥六中开办内地西藏班。1989年,合肥师范学校举办内地西藏师范班。1996年,肥西师范学校接办内地西藏师范班。2001年,内地西藏班由合肥六中调整到合肥35中办学。近年来,合肥35中先后培养了1550名藏族学生,学校已成为全国内地西藏班一颗明珠。市教育局专门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经费,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近250万元。2016年,全市教育系统累计投入各民族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资金1300余万元,用于民族中小学校舍、运动场、校车配备、图书、班班通等,为学校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质量兴教再续新篇全面启动“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建设

合肥市积极实施质量兴教、质量立校战略,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开展质量评价,促进合肥教育整体实力突飞猛进。

2009年,合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合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确立以教学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过程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注重教育科研,各级教学研究人员深入学校指导教学,广大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向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2014年,合肥市全面引入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分析和诊断全市基础教育发展;不断扩大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实验范围,优化《学科评估分析报告单》等级评价方式,目前已实现3万余师生的应用覆盖。2019年,合肥市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独具合肥教育特色的“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在原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础上,将全市103所普通高中纳入评价之中,引导、鼓励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之路全面提升。

伴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丰富的课程建设,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各类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和活动中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完善而丰富的德育工作场所和内容。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命名了50个优秀学生戏曲社团和10个传承基地,组织送戏进校园演出1000余场,惠及大中小学生30余万。扎实做好校园篮球和足球工作,60所中小学校成为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庐阳区继包河区之后成为合肥市第二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2017年,全市新增2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认真组织中小学文化艺术节、读书节、普通话大赛、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机器人、青少年信息学竞赛等连续收获佳绩,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008年,合肥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合肥工业游”活动,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持续不断地改进,“合肥工业游”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素质教育延展的典范。合肥市勇于破冰,敢为人先,全力开展研学旅行活动。2013年,合肥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指导意见》,也在全国树立起素质教育新标杆。几年来,合肥市扎实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现已拥有18个市级、5个省级和1个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

回望来路鼓士气,砥砺奋进再向前。展望未来,合肥教育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做深做活改革这篇大文章,为开创合肥教育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费勇 袁芳·

新闻推荐

逍遥津大象滑滑梯国庆迎客

合肥逍遥津公园的大象滑滑梯是一代又一代合肥人的童年记忆。近日有市民发现,大象滑滑梯被围挡起来了,担心会在这次公园...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砥砺奋进70年,看数据里的合肥教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