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万晓仪 李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文/摄) 10月7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自古就有登高远眺、赏秋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茶等习俗。当天,本期商报社区行走进合肥市包河区金寨南路社区。恰逢国庆假期,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现场邀请80多位老人欢聚一堂,忆往昔论民生,共度重阳佳节。
“现如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啦!”今年86岁的韩林原是合肥市丝绸厂退休工人,当天,他和一帮原籍上海、江苏等地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回忆当年支援合肥建设的老故事,再现青春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按照重阳节传统习俗,志愿者们为老人们佩戴茱萸香囊。既然是重阳节,重阳糕一定必不可少。志愿者准备了近百份重阳糕,大家一边吃重阳糕、品菊花茶,一边欣赏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这个重阳节好不惬意。
除此之外,老人们还参观了全省首家老书记工作室——“睦邻·老书记工作室”。“有问题找书记!”为了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金寨南路社区打造的“睦邻·老书记工作室”,成了与居民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老书记们虽然早已退休在家,但是仍然投身公益,发挥余热。日前,合肥江化小区一居民反映楼下住户因顶棚塌陷,自行翻修,提高了棚顶的高度,影响其日常生活,希望楼下住户降低棚顶高度。了解情况后,老书记工作室邀请两位户主协商解决,双方最后达成协议,由楼下住户进行自拆整改,降低棚顶高度。
另外,社区志愿者还现场发放了民生宣传册,向辖区居民讲解各类民生政策,让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民生福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曾几何时,一枚小小的邮票,意味着一只装满爱的信封,一枚专情的邮戳,绿色的门头、方正的柜台、绿色的邮筒……随...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