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顺利完成2015年-2018年市、县(市)区两级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上报。据统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市共更新完善3852条数据,其中,新增地名689条,修改历史地名787条,修改民政部反馈的地名问题2041条,修改其他类型的地名问题335条。
工作量大、时间紧前所未有
为用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重要成果,根据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工作部署,自今年9月份以来,合肥市积极推进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地名信息更新机制。
此次工作内容主要是对2015年-2018年地名信息进行更新完善,需在2019年12月16日前完成并报送安徽省民政厅,可谓工作量大、业务专、时间紧。
为此,在9月底省民政厅举办业务知识培训后,合肥市民政局就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分两步走,提前开展有关地名信息的更新完善工作,一是认真梳理民政部在国家地名信息库列出的涉及各地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补充和完善;二是对数据管理一栏中涉及的企事业单位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10月9日,合肥市民政局再次召开会议,重点部署和推进该项工作,并现场对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该项工作能扎实有序推进。
上下联动 统筹推进
由于此次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内容跨度为2015年-2018年,分市、县(市)区两个层级,工作量相当大。为此,合肥市民政局第一时间明确主体责任,其中,四县一市和四个主城区是此次开展该项工作的主体,应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名信息的采集、更新完善、上报工作,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高新区等三个开发区将本行政区域内地名信息的分别报给所在的主城区统一汇总更新,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和规范。在各县市区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于11月底前将线上和线下数据报至合肥市民政局后,合肥市民政局将各地信息资料进行汇总审核,录入市本级相关信息,确保在12月16日按质按量报送省民政厅。
积极协调 多渠道发力
为做好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工作,合肥市民政局在资金预算、人员力量等方面积极协调,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干事、干得成事。
此外,鉴于此次地名信息更新完善和上报工作量大、业务专、时间紧,合肥市民政局在充分酝酿后,决定多渠道借力发力,推动共同完成这项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对接有关兄弟单位,争取支持,及时有效整合有关教育、市场监管、建设、卫计等部门地名信息;二是依托社会力量,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相关专业人员帮助整理、更新地名信息,确保专业人干专业事。
“周报告”制度 提挡加速
为加快推进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工作,市民政局严密组织,加强督导,实行“周报告”制度,有效提升全市整体工作质量和进度。制发《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推进情况周报表》,要求各县(市)区将每周工作推进情况、下周工作计划在周末前填报合肥市民政局,以便全面掌握各地工作进度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对一些好的做法,及时通过工作群推荐推广,让各地互学互鉴,确保了全市地名信息库更新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同时,认真抓好保密工作,确保地名信息安全。
万晓源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星报讯“现在信息发达,大家都喜欢玩微信,但很多老年人会被一些虚假的养生信息欺骗。”家住合肥经开区的王先生今年70岁,他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