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在我区“两会”期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武斌介绍:“2020年,是合肥东部新中心的关键转折期,将从概念规划进去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2019年,瑶海区委区政府、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高点站位、主动作为,紧扣“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城市改造更新”三大任务,抓污染治理打基础、抓征地拆迁腾空间、抓公司组建搭平台、抓项目落地促发展,有力实现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建设空间有力拓展、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要素资源有效配置、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目标,全面拉开东部新中心建设框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规划定位得到完善、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工业遗存得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抓牢、片区加大合作开发。
2020年是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发展转向实质开发建设阶段的转折和转型之年,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城”的目标,坚持在城市更新、城市创新、城市洁净、城市记忆等四个方面着力,统筹推进“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城市改造更新”三大任务,强化项目带动、实现重点突破,高质量推进核心片区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全年力争实现新开工各类规模优质项目32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完善工作机制。
编制东部新中心建设专项总体规划,纳入合肥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完成产业规划、地下空间、智慧城市和绿化景观等专项规划编制;围绕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争取市里对东部新中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融资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有关基础设施项目积极争取纳入市级大建设项目库,加快产业布局,主攻物联网、科技研发和新总部经济等新型产业。2020年计划供应经营性用地4宗270亩。
加快土壤治理修复,夯实建设基础。
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整合市生态环境局、市土储、市产投等单位力量,统筹推动片区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推动实施分片修复、分片出库的修复方案,争取实现不少于500亩的用地出库。
加快工业遗产保护,留住城市记忆。
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打造东部新中心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特色。补充编制《老合钢工业文明长廊空间规划》与《马合钢工业遗址公园及文化创意廊道空间规划》,完成《工业文明长廊项目分解和行动计划》。携手合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着手进行高炉区周边环境整治,计划3月份完成学研基地挂牌。启动工业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招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
加快城市改造更新,建设美丽城区。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打通桃花潭路、徽河路,推进广德路(含跨南淝河大桥)、滨河路、障山路、钢南路建设,完善启动区和核心区骨干路网;完成滨河路雨水调蓄池结构工程。公服项目方面:推动东部新中心综合三甲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招商和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高亮路小学,启动滨河中学前期工作。推进与在谈央企的项目合作,确定启动区投资项目落地见效,着力在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上有成果。围绕“三路、两水、一园”,实施龙岗路、裕溪路、和平路沿线绿化和景观提升,推进南淝河、二十埠河水环境治理并完成南淝河滨河湿地公园改建,开全面改善东部新中心区域整体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29日,记者从合肥市文明办获悉,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2019年12月“中国好人榜”,全国共有103人(组)身边好人上榜,...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