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周群正在照顾自己的哥哥。
晨报讯 在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四冲村小郢组有一户农家,哥哥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90后”妹妹周群11年如一日用爱撑起整个家,照顾哥哥衣食起居,如今她已经入选“合肥好人”。
回首为照顾家庭放弃学业
周群1991年出生,2008年,周群在寿县双枣初中毕业后,因考虑到家庭负担重便放弃学业外出务工。但就在一年后,原本经济困难的家庭再遭重创,母亲因病丧失了基本的劳动力,照顾哥哥的重担落到了只有17岁的周群身上。
每天早晨5点半左右,周群就要起床,不仅要做农活、家务,还要照顾哥哥,“哥哥出生后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瘫痪在床,他的四肢不能正常活动,连坐都坐不起来。”周群说,“这一照顾就是11年。”
“我比哥哥小两岁,还有一个妹妹,那时我才十几岁。”周群说,“自从家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后,为了家庭生活,父亲便常年在合肥市区做瓦匠挣钱养家,母亲患病后,家里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我的肩膀上,那时候,每次和周边的同龄女孩比起来,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特别糟糕,但是,我也没有选择逃离或者放弃,因为我知道,这个家需要我。”
插秧、除草、割稻子,这些农活都要做。周群是一样一样慢慢学,累了疼了吃不消了,夜里还偷偷地哭过,可第二天还是坚持到田里去干活。周群家有好几亩田,那时几乎没有农机,农活全靠人工。
过程找到意中人并肩撑起家庭
为了让哥哥不生褥疮,每隔两个小时,周群就要给哥哥翻一次身,天气炎热,一个小时就要翻一次。“最难的莫过于他大小便失禁,一天要换洗多次,尤其是冬天。”周群说。
后来,周群到了适婚年龄,考虑到自己的哥哥,她的择偶标准中增添一条,“男方必须同意她继续负担哥哥的生活起居”,也正因此迟迟未能找到意中人,直到遇到了朱先超,她生活的希望才重新点燃起来。朱先超了解这个“附加条件”,也正是如此,他看重的就是周群的人品,愿意和她一起撑起这个家。
周群坦言,自己曾哭过,也曾动过放弃的念头,“当时想带着老公和孩子远走高飞,出去打工,可一看到哥哥和身体渐老的父母,又不忍心走,我在外挣钱舒服了,父母却在家里受罪,我不可能这样做。”
希冀
日子越来越好,2020年能找份工作
时间来到2019年,记者再次联系上周群时,很高心地得知,在她和家人的共同奋斗下,现在的生活已经越过越好了。如今的周群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8岁,正在读小学,儿子2019年出生,只有几个月大。今年,周群还被评为孝老爱亲类“合肥好人。”
“母亲现在身体恢复得还不错,现在就在家门口找了些农活做,有了一些收入。”周群说,“父亲依然在合肥市区打工,老公成为一名驾驶员,常年在外干活,工作也很稳定。”
1991年出生,周群也即将迈入30岁的阶段,谈到2020年的打算,周群说:“想要在家门口找份工作,一边能减轻家里人的负担,一边也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周群一家人的生活正慢慢地发生改变。“目前,田里的农活大部分都是机械化了,镇上和村里也对我们家有各种补贴和补助,全家搬到了高刘街道长岗南庄苑小区。现在小区里配套齐全,以后买东西购物、送小孩上学方便多了。”周群说,自己的新生活已经幸福启航。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合肥供水集团职工王业飞、王家祥荣获“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刘军被确定为合肥市第二批“名师带高徒”名师...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