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年来,区财政局坚持以服务发展大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打造活力新瑶海”这一目标任务,加强财源建设,依法组织收入,全力保障大建设、教育、民生等重点支出,推动瑶海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先后取得全市部门决算先进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先进单位、民生工程综合绩效考评第一名等荣誉。局属二级机构国库支付中心2017年荣获省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2018年区财政局被市政府授予第三批“合肥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创新举措,确保收入稳定增长
面对我区税源短缺、财力薄弱的现状,区财政局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创新举措抓好税源管理。完善协税护税机制。修订财税考核制度,由只重视税收入库数额考核转变为协税护税全程考核,确保收入目标考核客观公正。建立街道、财政、税务互联互通机制,定期通报重点税源迁移动向、在建项目施工情况等信息,及时开展协税护税工作,防止税收跑冒滴漏。开展综合治税专项行动。全面梳理5年来出让地块基本情况,推进房地产建安项目税收清理,促进即期税源增长。组建协税护税专管员队伍,全面摸排全区楼宇资源及入驻企业,重点针对楼宇内异常税源企业开展清查纠正。建立完善区长走访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由区长、副区长带队,深入全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要素需求,提升企业对财政经济政策的知晓面。实行问题销号和走访企业专报制度,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2017年以来,共走访企业逾500户次,累计收集解决问题近200条。
统筹资金,全力保障重点支出
坚持科学统筹预算安排,把有限的资金向重点领域倾斜,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和集聚作用。全力保障“三保支出”。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保障序列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2019年“三保”支出占全区“三保”可用财力的85%,牢牢将“三保”支出控制在财政预算的大盘子里。保障全区建设资金需求。拨付8.91亿元保障东部新中心建设,用于旧城改造、企业征迁、工程建设等项目。拨付棚户区改造、支路网建设、复建点建设及补偿资金达65.11亿元。促进城市面貌改善。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加快市容市貌提升。投入市政管养、城市环境提升、垃圾清运及阳台排水改造等经费逾3.2亿元,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精准施策,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国家、省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19年减税降费约9.49亿元。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加大税融通、政银担等财政金融产品实施力度,降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18年以来,为全区500多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近14亿元。区街企三级联动,成功举办多场不同形式的金融资本对接会,现场合作总签约额逾1.4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使用政府采购徽采商城,推动88家区内企业入驻徽采商城。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网招”,减轻企业投标成本负担。精简各项招标投标审核审批,降低企业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成本。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2018、2019两年拨付各级涉企奖补资金8000余万元。组织修订《2019年瑶海区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以政策“引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投入,切实提升民生福祉
以民生工程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丰富民生工程项目内容,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持续改善民生福祉。2019年,全区实施省定民生工程项目17项,区级民生工程一项,实施瑶海版为民办实实事项目20项,投入资金17.97亿元。累计建成项目点330个,惠及全区90万群众,实现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义务教育城乡全覆盖。全区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60个,完成全市唯一的智慧化养老建设项目。投入1700万用于全区公厕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切实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46个,瑶海市民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惠民项目投入使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区道路特色亮化工程,公共文化场馆常年免费特色艺术培训等多次被中央、省级媒体正面报道。
深化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管理
区财政坚持“改革”与“管理”双管齐下,以改革促发展,以管理促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全市首批电子化支付系统正式运行,授权支付业务全面推行。启动电子自助柜面系统,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大大提升预算单位的支付结算效率。坚持动态监控分析报告制度,不断修改完善动态监控规则,提高监控规则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财政资金支付安全高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由原来对100万元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专项支出项目开展绩效管理,拓展至政府预算全覆盖。建立瑶海区绩效评价指标库,逐步建立健全分类别、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提升绩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开发瑶海区预算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平台,建立财政与单位财务数据间的共享利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时更新和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实现新旧账套的有序、平稳衔接。
坚守底线,防控财政金融风险
密切关注金融运行和风险状况,充分发挥各项监管职能合力,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大排查力度,以推进“楼宇经济管控”为契机,组织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2019年摸排企业320家,并按照一企一档的原则,实行台帐式管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60家涉嫌非法集资风险重点企业进行核查整治,及时化解风险隐患。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同专业机构对全区10家小贷公司进行年检,重点排查企业是否存在“套路贷”和违规催收等涉黑涉恶问题。全力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预算监督与管理,建立偿债准备金,做好政府债务预算保障工作。在全区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自查自纠,全口径管理政府性债务。积极争取债券资金,化解隐性债务,严控债务风险。目前我区债务率较低,风险可控,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在全市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转变职能,加强国资国企管理
加强国资监管力度,推进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切实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产收益。推动国有资产经营权划转,加强对全区经营性房产的监督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分散在15个区直部门、乡镇街道的经营性房产统一划转至区国资公司,由区国资公司统一管理和经营,共划转资产339处,总面积16.82万平方米。推进国有资产专业化运作。实现国有菜市场与百大集团合作,采用资产租赁的方式,将大兴、明皇和油坊等三家菜市场,交由百大周谷堆公司独立运营,实现菜市场的专业化运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剥离企业的保障服务职能,组建相对独立的改制企业服务中心。明确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主体,进行专业化整合,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设置管理岗位,畅通选人用人渠道。规范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建立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依法理财,持续推进财政监督
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为目标,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上,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开展“滥发津补贴和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建立预防产生“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要求各单位全面排查,努力实现标本兼治。定期参与招投标监督工作。围绕招投标过程的公告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备案、答疑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积极排查实施过程廉政风险点,健全招投标工作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招投标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认真贯彻落实法治财政建设有关要求,各项法治工作有序推进,法治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2018年区财政局被市政府授予第三批“合肥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实施内部轮岗交流。对局机关内设科室负责人进行交叉轮岗,先后对局机关所有内设科室的负责人进行交叉轮岗,有力促进“一专多能”型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财政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运用制度手段防范财政系统廉政风险的“免疫力”。
(区财政局)
新闻推荐
小读者们正在进行新年剪纸活动。本报讯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蜀山区城市阅读空间举办了一系列...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