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期末考试终于来了。一些亮相的考题给了学生和家长诸多惊喜,不信来看!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全长37.2千米,其中高架线4.32千米。”
“2.小明要从职教园到政务新区,可以选择乘坐3号线。”
“3.今天是2020年1月8日,3号线已建成通车。”
最近,一张庐阳区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卷在合肥家长的朋友圈中流行了起来,不少家长评论,好在前面有短文提示,否则如果平时不注意关注合肥的时事热点,第一题还真让人有些发懵。记者就此试题随机采访了几位没有阅读短文家长,不少家长都给出了三题全对的答案。
而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第一题给出的轨道三号线高架线数字和官方资料上有出入。截止到2019年12月,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全长37.2千米,其中地下线32.97千米、高架线4.23千米,而并非题中的4.32千米,因此第一题的答案应该为“×”。
“这是欺负我近视眼啊,不过平时如果有阅读合肥晚报的习惯,这些题目对于家长而言应该也不难。”记者的一位同事打趣地说道。
事实上,不仅仅是三年级的语文试卷,在最近的期末语文考卷中,也出现了“晚报君”的身影。
这不,在包河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中,眼力超好的咱家粉丝就发现了“晚报君”。一篇刊载于2019年11月3日《合肥晚报》文苑版的读者投稿文章《你闻,满城的风都是桂花香》就被选中用作了阅读理解的题目。
记者刚刚电话联系上文章的作者鲍璀,当得知自己的文章被期末考卷选用的时候,惊喜的心情溢于言表:“啊?真的吗?太高兴了!”她告诉记者,这篇文章写于桂花飘香的季节,文字里更多表达的也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今在省妇幼保健院东区从事宣传工作的鲍璀,对文字有着天然的感情,多年来,她也一直保持着给合肥晚报和多家纸媒投稿的习惯。说来也真是巧,聊天间,记者发现,鲍璀跟考卷还真是有着奇妙的缘分。她前几年写的一篇以“母亲的菜园”为主题的文章,就曾在朋友圈中被老师发掘,被中考原创试卷题库选用过。
看了一眼孩子们的题目以后,她笑言:“我回头也做一下阅读理解,不知道自己能得多少分啊。”
“现在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命题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尤其是在阅读理解中,一些合肥本地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常成为出题老师关注热点。”包河区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告诉记者,现在试卷出题不再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孩子们应多多关注本省本土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创新、科技发展的态势与趋势、生活生态的提升与优化、时代精神的发掘与提炼、思维品质的升级与改造、审美认知的提高与创新等,这样无论是对于阅读理解的掌握还是作文素材的储备都大有裨益。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 唐萌
新闻推荐
星报讯2020年春运工作今日启动。预计春运期间合肥机场保障进出港航班1.26万架次,发送进出港旅客约17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