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市今年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85万亩、产量301万吨,并明确提出坚决制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以确保粮食保供稳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补贴政策
合肥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生产指标分解落实到乡和村、到户到田,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通知》中明确指出,2020年全市要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85万亩、产量301万吨。
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市政府支持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政策,让种粮的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禁止粮食生产区“非粮化”
合肥南部温光资源较为充足,针对这一特征,《通知》中要求把这些地区作为发展早稻生产的重要产区,确保早稻面积稳定在52万亩、双季稻稳定在104万亩,力争扩大再生稻种植,“一种两收”面积达10万亩。
《通知》中还指出,小麦适宜区要利用冬闲田扩大“专用麦”种植,引进企业收购,力争小麦面积不少于200万亩。丘陵岗地要扩大玉米、山芋、高粱、马铃薯、绿豆等杂粮杂豆种植,努力增加粮食产能。
同时,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引导粮食生产功能区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确保宜种尽种、种足种满,杜绝耕地撂荒。坚决制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粮食生产复种指数不低于1.0。
鼓励生产优质粮食新增稻虾种养面积25万亩
粮食生产,思路转变很重要。合肥今年下发的《通知》中鼓励粮食生产经营者由“卖稻谷”向“卖品牌优质米”转变,发展订单生产,创建区域品牌。
合肥今年将重点扶持稻虾(渔)共生、蔬菜+优质水稻、绿肥+优质水稻等“水稻+”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并计划2020年新增稻虾种养面积25万亩,发展“绿肥+优质水稻”10万亩,推广再生稻5万亩,扩大优质粮油生产50万亩,力争全市优质粮食覆盖率达98%以上。
推进规模化种植鼓励网红代言等多形式营销方式
在生产端,今年,合肥将实施“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高素质农民、返乡务工人员创办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大园区+小农场”等经营模式,引导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在经营端,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另一方面,推进粮食区域品牌创建,鼓励农业新型主体建立直营店、代理销售、网店销售、网红代言等多种形式扩大销售。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佩娟
通讯员 李祥
新闻推荐
400余瓶茅台酒不知何时被偷 别墅地下室400余瓶茅台“蒸发” 麻袋装、电瓶车驮、汽车运 嫌疑人忙活一夜才搬走
100余瓶15年茅台酒、300余瓶飞天茅台酒,价值130多万,原本放在地下室,却不知何时不翼而飞。上述这一幕近日发生在合肥蜀山区...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