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合肥市多数餐厅已陆续恢复堂食。日前,安徽省文明办、合肥市文明办均发布倡议,倡导市民分餐就餐,使用公勺公筷。3月24日,记者探访合肥市部分餐厅时发现,不少餐厅都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确保市民用餐安全。
探访:大多数餐厅采用“分餐公勺”模式
3月24日中午,记者来到蜀山区青阳南路的一家牛杂馆,顾客进店时,餐厅服务员对其进行额头测试,并登记联系方式,待一切完成后,服务员引导顾客入店隔桌而坐。上菜时,店家会根据人数提供公筷公勺,主动提倡客人分餐,“以前顾客都是自己用自己的筷子,现在服务员上菜时,就会把公筷公勺主动提供给顾客,我们饭店的公筷公勺是街道为我们准备的,辖区内的餐饮企业每家都准备了20双公筷,20把公勺。”店主说。
随后记者在之心城的一家连锁餐厅探访发现,这里采用“分餐公勺”模式,店员介绍,菜品制作时保持传统加工工艺,菜品器皿内配备分餐夹,并在餐桌上摆放与顾客餐具颜色不同的公筷、公勺等,方便消费者在取餐时使用分餐工具。
在探访中,记者发现,合肥多家快餐经营店多采用“分餐自取”模式,即消费者在点餐台点餐,由服务人员按照消费者点餐使用专用餐具或一次性餐具进行配餐,消费者在店内相对独立的环境下完成用餐。
举措:将“分餐制”纳入餐厅考核评定
位于潜山路的安港徽苑酒店是首批响应“公筷公勺”行动倡议的酒店之一。“在倡议书发布之前我们就这样做了,我们餐厅一直都在使用公筷和公勺,厨房也设计了部分每人每份的菜品。”餐厅负责人介绍。
为了让餐饮企业积极参与进来,蜀山区市场监管局还在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等级评定管理中,将“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作为食品安全分级管理的加分项目纳入考核评定,一起守护好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声音:以此为契机将分餐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疫情期间,很多家庭开始践行分餐。“做好菜后分到每个人面前的餐盘里,不仅安全,还趁机治好小孩挑食的毛病。”作为分餐制的支持者,家住政务区的窦女士表示,她一直想在家里推行,但家里老人“固执”不同意,这次趁着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把道理讲通了。
“无论是家庭小饭桌,还是外出就餐,大家使用公筷公勺挺好的。希望能保持下去,成为日常习惯和生活自觉。”家住政务区国际花都的市民刘先生说。
蜀山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往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病毒传播可能,给群众的健康带来安全风险。在本次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凝聚了重塑文明就餐习惯的社会共识。餐饮单位从业者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提供公筷公勺、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意义,主动带头树立文明餐桌新风尚。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推广公筷公勺、分餐制的契机,公筷公勺和分餐正在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疫情的爆发再次警示人们要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文明餐桌,培育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徽省文明办创建协调处相关负责人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文
高博/摄 通讯员 王洁 朱琛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各级部门陆续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政策,初步测算,预计将为合...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