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蜀山陵园为每位逝者敬献鲜花。
本报讯 疫情虽然阻挡了现场祭扫的脚步,但阻挡不了浓浓的思念和亲情。今年清明,因疫情防控需要,合肥市各殡葬单位暂停现场祭祀,同时积极倡导云祭扫、居家祭祀、代客祭扫等祭祀方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
4月6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当日12时,合肥市网络祭祀平台注册1.45万人,建立网络纪念馆6500个,网络祭祀与留言3万次,网络浏览量28万次(该数据不含各殡葬单位自主推出的网络祭祀平台)。全市殡葬单位清明实现零现场祭扫,免费代献鲜花约15万枝。
云祭祀服务受到群众认可
“云祭扫这种新的方式还是挺好的。”市民许女士向记者表示,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她对暂停现场祭扫的措施表示认可和理解。清明期间,她通过手机在合肥市网络祭祀平台为去世的爷爷奶奶建了一个虚拟的“陵园”,通过平台提供虚拟“鲜花”等祭品及留言功能进行“云祭扫”,还将这个“虚拟陵园”转发给其他的家人,一起表达追思。
今年3月,合肥市开通网络祭祀云平台,面向所有市民提供免费的在线祭祀服务。截至4月6日12时,合肥市网络祭祀平台注册1.45万人,建立网络纪念馆6500个,网络祭祀与留言3万次,网络浏览量28万次。
此外,大蜀山文化陵园、小蜀山陵园等也纷纷自主推出各自的网络祭祀平台。小蜀山陵园网络祭祀平台自3月上线以来浏览量超8.8万次;大蜀山文化陵园“福寿云”云祭祀平台清明期间服务量共4535人次,其中清明节当天就有1785人次。
免费代献鲜花约15万枝
除了网络祭祀,清明期间,合肥多家陵园还推出了免费的集体代祭扫服务。全市殡葬单位清明实现零现场祭扫,免费代献鲜花约15万枝。
合肥市小蜀山陵园安排专业礼仪人员,对陵园内的所有逝者开展祭祀活动,并将祭祀活动视频发布到市民政局官网及微信公众号,通过“视频共祭”的方式,让市民在线感受祭祀氛围。陵园还采购了6万枝鲜花,在清明节前安排工作人员为每位逝者敬献一枝鲜花,以弥补疫情期间亲友无法到陵园祭奠的遗憾。
包河文化陵园联合相关街镇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代为集体祭扫服务,清扫擦拭格位门、安插鲜花等,满足群众合理祭扫需求。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我想把心里话对你说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3月,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在王俐总园长的建议和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系列主题活动——“...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