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今夏正在环巢湖沿线设置更多的蓝藻治理试验深井,运用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防止蓝藻在近岸水面聚集。最终,实现一定规模区域内蓝藻聚集日积日清,日处理能力有望达到86400立方米。
“深井”处理蓝藻“人休机不停”
2019年,在环巢湖包河区段沿线,来自无锡的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开始试点建设蓝藻治理试验深井及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取得了良好效果。不同于传统打捞、藻水分离等蓝藻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深潜式高压灭活蓝藻技术处理蓝藻,治理效果获合肥市相关部门认可。
数据显示,蓝藻治理试验深井及灭藻设备人休机不停模式连续运行161天后,处理藻浆达到960万方左右。其中,在配套的蓝藻导流围隔围聚区内有明显藻华聚集天数约85天,其间短时间内在围聚区汇聚蓝藻水华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超过55天,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均在20小时内将水体表层聚集的蓝藻处理结束,加压处理后蓝藻沉降率达到99%。
本项目基本实现了人工围聚区域表层水体蓝藻聚集的日积日清,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来不及打捞引起的腐烂发臭现象,是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控制的有效措施。
环巢湖围堰增设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现阶段,环巢湖区域虽然增设了不少蓝藻打捞平台,可将蓝藻抽吸至藻水分离站进行处理,但在蓝藻暴发期间,藻水分离站会持续满负荷运行,无法消纳更多的蓝藻藻浆。藻水分离站清理打捞能力不足后引发腐烂发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解决。
业内专家指出,建造蓝藻灭活深井,通过物理及机械加压方法,对蓝藻施加0.5-0.7MPa压力,迫使蓝藻细胞内气囊干瘪失去上浮能力,进而实现蓝藻不在近岸水面聚集。作为国内外处理效率较高且无公害的先进技术,这是合肥蓝藻水患危害防控和环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有益探索。
今夏,为了解决岸上草原至森林公园次入口沿线短时间内大量聚集蓝藻,有关部门选择在岸上草原外围堰大平台、国家森林公园次入口和硬质围堰交接处,增建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并配套移动式加压控藻船。
该项目建于环湖大道丙子河围堰及派河北侧周围围堰连接处,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建蓝藻深井加压处理设备,配套建设相应的推流增氧装置等。设备处理范围主要为设备周边1公里范围内堆积的蓝藻,日处理蓝藻能力达86400立方米。
(陆珊珊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销售“飘安”牌假口罩,还拒不承认其违法行为。8月17日,蜀山区市场监管局对合肥一大药房销售假口罩案件进行披露,...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