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新基建”,关乎未来。日前,市政府印发《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合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方案》从加快构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建立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四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根据《方案》,到2022年,合肥市基本建成泛在感知、高速连接、协同计算、智能决策、绿色安全、服务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内一流水平。
构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合肥市计划重点推进5G和宽带网络建设,到2022年,全市将建设超2.2万个5G基站,实现5G网络全覆盖,部署超50万个城市神经感知节点,建设覆盖全市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
另外,合肥市还将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通信生态圈和示范高地,打造国家级卫星通信创新基地、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布局推进。其中,合肥市积极推进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加快打造成熟稳定的公链基础链和服务于企业的联盟链,建设提供弹性计算能力、超大容量空间和融合软件服务的云计算中心。
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服务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合肥市将提供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低时延、高附加值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等服务,加快争创国家超算中心。
推进九大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方案》提出,全市将重点推进新型市政、新型城市管理、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农业物联网、新型交通、智慧物流、新型能源、新型公共服务、智慧园区等九大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最近一段时间,合肥开启“桑拿模式”,中午地表温度高达40℃,出门5分钟,流汗1小时。高温天,那些生活在合肥的动物如何消暑降温呢...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