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促进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近日,市科技局下发《合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众创空间备案及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明确,市级孵化器按照行业聚集度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等主体,根据本市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开展“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建设,鼓励其结合区域优势和现实需求,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获得市级孵化器认定需具备多个条件。其中,需要孵化场地集中,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拥有职业化的服务队伍,专业孵化服务人员占机构总人数80%以上,每10家在孵企业至少配备1名专业孵化服务人员和1名创业导师;在孵企业中已申请专利的企业占在孵企业总数比例不低于20%,或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的在孵企业占比不低于10%;在孵企业不少于20家,且每千平方米(实际使用)平均在孵企业不少于2家,等等。
市级专业孵化器认定,除了需要满足部分市级综合类孵化器认定条件以外,还要满足更多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孵化时限原则上不超过48个月,技术领域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的企业,孵化时限不超过60个月。
企业如何才能顺利“毕业”?《办法》明确,顺利“毕业”的企业,需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一项:经国家备案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获得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超过500万元;连续2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1000万元;被兼并、收购或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在市级众创空间备案方面,根据《办法》,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或提供不少于20个创业工位;高校建设运营的众创空间拥有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服务场地,或提供不少于10个创业工位,同时须具备公共服务场地和设施。提供的创业工位和公共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众创空间总面积的75%。此外,入驻创业团队和企业不低于10家,且每年入驻创业团队注册成为新企业数不低于4家;拥有职业孵化服务队伍,须有2名以上专业孵化服务人员、2名以上创业导师,形成规范化服务流程。
(记者 黎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12月2日合肥市还有一次小雨过程。受冷空气影响,全市气温继续下降,月底最低气温降至1~3℃。...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