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七次人口普查 她就参与了五次 合肥七旬人普指导员回顾38年来几次人普经历,感慨时代变迁

来源:江淮晨报 2020-12-03 08: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我是沈大姐,这次长表登记,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您配合核实一下……”11月30日一大早,包河区70岁的人普指导员沈凤英依旧来回穿梭在居民家中,为人口普查长表登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沈凤英是同安街道周谷堆社区张一组的居民,也是一位连续五次参加过人普的党员老兵。虽然退休20年了,但每次人普她都主动要求参与。沈凤英通过自己的人普经历,亲身感受到了小康生活路上的巨大变迁。

“1982年第三次普查,我就参与了。”当时的沈凤英才嫁到合肥不久,因为是村里小队长,就被选中参与普查工作。“上世纪80年代的周谷堆到处都是农田菜地,村民住的是低矮瓦房,和现在的繁华完全两个模样。”提起首次参与普查的经历,她记忆犹新。“我是张一组的居民组长。那时什么条件都没有,干工作就靠两只手。每次上门都带着一个袋子,装着人口底册、普查表、笔记本等,有时三番五次都见不着人。”2000年时用上了电脑,后来大家都有了手机,PAD设备也赶上场,科技因素渐渐多起来,上门电话微信预约,不方便见面的还能手机核实。

相较过去,今年的普查最大的变化就是智能化。上门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登记。沈凤英还特意演示了使用小程序采集信息的全过程。“原来用纸质表格登记,出错很难发现。现在提交手机,能在后台立即审核,不仅效率提升,准确率也大大提高。”得益于科技的助力,沈凤英和助理小夏今年完成了3个普查小区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相当于往届两倍的任务量。

沈凤英说,上世纪80年代人口普查时,村里都是本地人,大部分村民都种地卖菜,少量的做点生意,基本上离土不离乡。让她感觉明显变化的是1990年第四次普查,村里经商的增多,普查群体逐渐复杂化。到2000年后,辖区各种市场兴起,外地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沈凤英总结说,如今的周谷堆地处商业区,既有商业楼盘,也有自建房,还有大量企事业单位,户籍人口有8000人,流动人口6000多人,普查对象增加了,居住情况也更多样化了。

“尽管每次人口普查从方式到内容都有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背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沈凤英总结道。

晨报记者 夏海霞 通讯员 周友奇 管继发

新闻推荐

真奇怪!蔬菜竟长到“墙”上 农业“黑科技”亮相合肥蜀山,蔬菜垂直培育还不用土

工作人员正在看蔬菜长势。本报讯蔬菜不是平面生长,而是垂直培育;种植也不需要泥土,只需要“水雾”……12月2日,记者...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七次人口普查 她就参与了五次 合肥七旬人普指导员回顾38年来几次人普经历,感慨时代变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