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园上园小学喻岗分校少年宫开设的足球课。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开设的射击体验课。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将皮影戏、剪纸等非遗项目引入“三点半课程”。
为解决“孩子放学早无家长接送”这一难题,本学期开始,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摆的“课后三点半”在合肥市多所学校重新启动。重启后的“课后三点半”都有哪些特别的课程?学校课后服务的“普惠托管”和“个性化课程”开展如何?日前,记者走进多所中小学,了解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
多所中小学重启“课后三点半”
为破解小学生放学无人接管的“三点半”难题,2018年5月和8月,合肥市教育局分两批从市区遴选了59所小学,借助于第三方研发的“课后三点半公益项目”平台,试点推进“三点半课堂”工作,既解决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又培养了学生文学、艺术、体育等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的兴趣与特长,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2019年,合肥市将“三点半课后服务”试点增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要求市区所有小学下午放学后均要推行校内托管服务,同时将实施情况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根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城区152所小学全部纳入试点,服务学生约12万人,学生参与率达到4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学期合肥市的所有课后服务试点均暂停,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始,合肥市不少学校也逐步恢复“课后三点半”的课后服务,并在此前试点的基础上丰富了课程体系以及课后托管的方式。
在试点了3年的“课后三点半”,也在今年10月迎来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正式发布的《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分为“普惠托管”和“个性化课程”两种模式,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00,均由学生自愿参与。其中,“普惠托管”主要提供安全看护等基本服务,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手工操作、 体育艺术活动、团队活动等;并鼓励有条件学校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艺术、体育、科普活动等“个性化课程”服务。
这也意味着,今后,学生们“三点半课堂”上可选择的兴趣课越来越多,素质教育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宽。
探访学校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
将课后服务做成“课后活动教育”
足球、射击、武术(操)、田径、啦啦操、科学小实验、电脑动画……自2016年起,合肥师范附小二小为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从“330课堂、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方面入手,成立了三点半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在重新启动“三点半课堂”后,秋季学期的第二周,学校的“330课程”国防教育体验、篮球课、趣味编程、英语自然拼读等课程,在短短一分钟内就被家长通过手机APP“一抢而空”。作为合肥市“三点半课堂”首批实验校,学校的课后服务广受家长、学生赞誉。
记者从校方了解到,为拓展课后服务的深度,该校还将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推进学生素质教育重要载体,将课后服务做成“课后活动教育”。学生们在课后的活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兴趣活动的排练演出。同时,还外聘了足球、篮球、舞蹈、京剧、STEAM等专业老师到校,指导开展学生活动。
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
“普惠课程”多彩,“特色课程”提升
“横画写的时候应该往上倾斜,捺要有捺脚……” “双手拇指并齐,四指内扣,绷劲,这样颠球才不会歪……”近日,钢铁新村小学校园中传来“课后三点半”老师的教导话语。
目前,钢铁新村小学“课后三点半”服务开设了15个作业放心班和31个兴趣社团,包括小小邮递员、手工坊、羽毛球、田径、Flash动画、趣味棋牌社等。学校通过分层设计、因材施教,提供更有品质的课程模式。除了常规的普惠性社团课程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外,还结合学校的书法工作特色,特别开设了兰亭社团(硬笔)和颜柳社团(毛笔)两个书法社团。这两个特色社团周一到周四开设4次课程,全面提升孩子对书法的兴趣和水平。
合肥市黄山路小学
“看护类”排忧解难,“艺体类”提升素养
最近,合肥市黄山路小学新学期36门“课后三点半”课程全面开课。
记者从校方了解到,该校新学期“课后三点半”课程有“艺体类”和“看护类”两大类别共36门课程。篮球社团、行进管乐队、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尤克里里、科学小实验、彩绘天地、啦啦操、趣味体能等艺体类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
而“看护类课程”则由本年级本学科老师负责,重在辅导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减轻学生回家后的学业负担。开课前,每位教师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开课过程中,学校实行巡课制度,安排教导处同志进行巡课、督导。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
引入皮影戏、剪纸等个性化课程
11月23日,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受疫情影响而停摆的“课后三点半”服务工作,重新启动了。
本学期的“课后三点半”服务针对三至六年级的同学,分别有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有的班级同学在老师的监督下认真地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可以及时地询问老师;有的班级针对学科的薄弱部分,进行专项的练习,再由老师批改讲解;有的班级在老师的监督下,同桌互助背诵课文,更有学习氛围和积极性……短短一小时,巩固了基础薄弱学生的课本知识,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孩子们放学后的学习和安全也有了保障。
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皮影戏非遗进校园的学校,该校还开设了剪纸、雕刻、戏剧及皮影戏表演等课程,并成立皮影艺术工作坊,每到课后,学生们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剧本创作、雕刻制作、配乐、演出等活动。在学生们动手制作表演的过程中,既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培养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合肥市金斗路小学
“三点半课堂”剪出了让人惊叹的作品
在合肥市金斗路小学的“三点半课堂”里,创建于2017年的“童趣”剪纸社团绝对是学生们最爱的课程,在学校老师周文的带领下,社团多项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一幅又一幅的作品在老师和孩子们的雕刻下呼之欲出,作品还获得英国德比市教育交流团的一致好评。
每周二下午是美术教室最热火朝天的时刻,平凡的纸张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团结合作下散发别样的韵味。“三点半课堂”里,老师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研究开展更适合小学生的剪纸课堂模式,让传统剪纸文化以更有趣、更好玩、更别致的方式融入孩子们的心里。
合肥市园上园小学喻岗分校
依托三点半,特色活动一场接一场
今年冬季,合肥市园上园小学喻岗分校共成立了27个社团,共吸纳了1041名学生报名参加。学校组建的电脑编程、啦啦操社、轮滑社、古筝社、戏曲社、童诗社、心理社等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三点半课堂”。
如今,在配合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少年宫积极创设载体,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多次开展家长开放日暨汇报演出、还开展了“我是计算机小能手”比赛活动、“放飞中国梦,聚集奔小康”主题演讲活动、“书香飘逸校园,经典浸润人生”朗读比赛、“小故事、大道理”讲故事比赛等,还即将开展校园艺术节之“舞”林大赛以及书法社团的“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梅梅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宣传民生工程,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幸福指数,12月18日双岗街道在小桥湾社区举办“放歌新时代,文化惠民生”...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