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合肥片区作为安徽自贸试验区“雁行阵列”的龙头,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自2020年9月24日正式揭牌至今年2月底,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新设立企业2895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26亿元;累计签约入驻项目数257个、协议引资额1112亿元;累计进出口总额328.54亿元,占全市35%。
深耕改革“试验田” 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总面积64.9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节能环保、服务贸易、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
揭牌以来,合肥片区坚持高位推动,片区建设实施方案144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面谋划启动;坚持先行先试,梳理优化一批制度创新事项,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坚持招大引强,落户了蔚来中国总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影响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助力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
衡量一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成效,最重要的指标是看制度创新工作做得好不好。合肥健全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100%、智能审批办件率100%。
合肥还通过海关“外发加工”监管新模式,助力联宝科技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合肥首家“千亿企业”,实现进出口额达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为全省体量最大的进出口企业。“集团保税”监管模式创新帮助合力集团订单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为0.5天,为企业有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另外,合肥还深入探索金融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在合肥片区设立7家自贸试验区特色支行(网点)。开展允许外商投资企业调整借用外债模式等资本项下外汇管理创新,为2家企业合计提升外债额度8400万美元。
争当开放“排头兵”
激发更大发展潜力
在自贸试验区带动下,2020年合肥市开放型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37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6%。
开放品牌叠加发力。2020年,合肥市先后获批全面深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与原有的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形成对外开放的四大“国字号”品牌。其中,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交易额1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5.6%。(下转2版)
新闻推荐
3月26日下午,合肥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瑶海分校英语组全体老师在学科主任方婧雯的带领下,来到合肥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总校,参...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