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向“抱团发力”发展,三里街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助推器”,点燃志愿服务“新引擎”。
搭建“稳”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街道聚焦服务群众根本点,找准志愿服务落脚点,匠心打造“零距离”党建,细“治”入微贴心服务,提升志愿服务温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左邻右舍”便民服务亭为依托,实践出“基层出题、部门答题、联动解题、群众评议”的志愿服务“四步工作法”,打通“供需路径”,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谋划开展一批上门入户常态服务、重要节日集中服务、线上救助应急式服务活动。同时,不断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载体,探索建立“零距离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帮扶走访、困难慰问、服务群众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推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建立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5个“左邻右舍”便民服务亭。
建立“强”队伍,推动志愿服务实效化精细化。以综合型网格化管理暨全科社工试点工作为契机,把8个社区划分为67个基础网格,将志愿服务延伸到群众最微单元,构建以网格社工、楼道长为主要力量“点”,以网格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骨干为主要贯穿“线”,以党群议事会、网格共商会为主要横贯“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微网格”。以辖区“红色暖流”党员志愿者为骨干力量,融合网格内的离退休党员、老工人、教师、律师等人力资源,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入驻社区,联合“好帮手”单位,创新开展“五帮五送”志愿服务,组建“共管服务、专业服务、志愿服务”三组力量。结合疫情防控,广泛开展“你点单我服务”“你提议我来办”菜单式服务,构建疫情防控坚强防线;围绕民生保障,落实三里街街道“益爱行”贫困群众纾难解困品牌项目”,开展“印象三里、民生三行”助残、扶老、爱幼、解困四大类活动,为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助力平安建设,开展“双提升”“纠纷调解”“普法教育”活动;深化文明创建,开展“党群齐奉献共建美家园”周末大扫除活动。2021年以来,32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理论宣讲、邻里互助等群众活动500余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143件,辐射受众人员2000余人。
创新“亮”品牌,推动志愿服务亲民化多元化。强化“‘同心圆’区域化党建联盟”,着力打造“快乐家园儿童俱乐部”“‘1+1’银龄帮扶志愿服务项目”“\‘七色巢’志愿服务项目”等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文艺演出、扶贫帮困、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推广“红色物业”,成立合肥市首个街道级物业纠纷调解中心。将小区长廊、凉亭、楼道等群众集聚度高的场所打造成重要的议事阵地,充分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建立物业矛盾纠纷“三不出”机制,推动“小问题不出网格”,由社区网格员组成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先锋队,组织党员成员先议先调;推动“大问题不出社区”,建立“1+3+X”议事协调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参与,矛盾相关方参加,共同协商、共解难题。建立积分管理制度,设立“文明行为银行”,借鉴银行储蓄理念、采用积分管理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建设,为本辖区群众提供各类文明行为积分储存与兑换,服务对象为社区党员、群众、企事业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等。通过党员先锋引领,建立积分激励回馈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引导群众把志愿服务作为自觉行动,形成多元参与的文明行为促进体系,不断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合力。
(通讯员李若诗)
新闻推荐
近日,合肥植物园的郁金香开放,前往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据悉,目前合肥植物园正在盛放的郁金香色彩丰富,绚丽多姿,共有约20...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